新中国关税政策的变迁及其经济效应分析
中文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8-14页 |
第一节 本文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8页 |
第二节 本选题发展趋势及国内外的研究动态 | 第8-13页 |
一、 发展趋势 | 第8-9页 |
二、 国外研究动态 | 第9-10页 |
三、 国内研究动态 | 第10-13页 |
第三节 本选题采取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 | 第13-14页 |
第二章 关税经济效应的理论分析 | 第14-28页 |
第一节 关税的财政效应 | 第14-18页 |
一、 关税财政效应的内涵 | 第14-15页 |
二、 关税财政效应的经济分析 | 第15-18页 |
三、 关税财政效应的国际表现 | 第18页 |
第二节 关税的保护效应 | 第18-22页 |
一、 关税保护效应的内涵 | 第18-19页 |
二、 关税保护效应的经济分析 | 第19-20页 |
三、 关税保护效应的国际表现 | 第20-22页 |
第三节 关税的调节效应 | 第22-28页 |
一、 关税调节效应的内涵 | 第22-23页 |
二、 关税调节效应的经济分析 | 第23-24页 |
三、 关税调节效应的国际表现 | 第24-28页 |
第三章 新中国关税政策的沿革和变化 | 第28-42页 |
第一节 新中国成立后改革开放前的关税政策 | 第28-31页 |
一、 新中国关税政策的雏形 | 第28页 |
二、 新中国关税政策的初创 | 第28-31页 |
第二节 改革开放后加入 WTO 前的关税政策 | 第31-37页 |
一、 改革开放初期的关税政策 | 第31-34页 |
二、 改革开放新时期至加入 WTO 前的关税政策 | 第34-37页 |
第三节 加入 WTO 至今的关税政策 | 第37-42页 |
一、 履行降税义务时期的关税税率 | 第37-39页 |
二、 加入 WTO 后的关税优惠政策 | 第39-42页 |
第四章 新中国关税政策的经济效应分析 | 第42-52页 |
第一节 新中国关税政策的财政效应 | 第42-46页 |
一、 关税政策是取得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 | 第42-46页 |
二、 过多的关税优惠政策削弱了关税的财政效应 | 第46页 |
第二节 新中国关税政策的保护效应 | 第46-49页 |
一、 关税政策是保护本国工业体系的重要手段 | 第46-47页 |
二、 过度的关税保护政策损害国内工业的发展 | 第47-48页 |
三、 较高的关税水平造成走私的猖獗 | 第48-49页 |
第三节 新中国关税政策的调节效应 | 第49-52页 |
一、 关税政策是调节国际经贸关系的重要武器 | 第49-50页 |
二、 关税政策是扩大外资利用的重要途径 | 第50页 |
三、 大量的关税优惠政策拉大了中国的地区差距 | 第50-52页 |
第五章 改善我国关税政策的建议 | 第52-57页 |
第一节 正确定位关税的经济效应 | 第52-54页 |
一、 弱化关税的财政效应 | 第52页 |
二、 充分发挥关税的保护效应 | 第52-53页 |
三、 强调关税的调节效应 | 第53-54页 |
第二节 继续削减关税的优惠政策 | 第54-55页 |
一、 规范关税的优惠政策,使之与国际惯例接轨 | 第54-55页 |
二、 对关税优惠政策的具体调整 | 第55页 |
第三节 建立科学、有效的关税征管制度 | 第55-57页 |
一、 建立低税率、宽税基、严征管的税收征管环境 | 第56页 |
二、 大力整顿关税的征管秩序 | 第56页 |
三、 严厉打击走私行为 | 第56-57页 |
第六章 结论 | 第57-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1页 |
致谢 | 第61-62页 |
在读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