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引言 | 第10-12页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第12-14页 |
1 资源与栽培 | 第12页 |
·资源调查 | 第12页 |
·栽培试验 | 第12页 |
2 化学成分 | 第12-13页 |
·皂苷类成分 | 第12页 |
·挥发油类成分 | 第12页 |
·氨基酸及微量元素 | 第12-13页 |
·其他成分 | 第13页 |
3 药理作用 | 第13-14页 |
·保肝作用 | 第13页 |
·降血糖降血脂作用 | 第13页 |
·抗溃疡作用 | 第13页 |
·中枢抑制作用 | 第13页 |
·其他作用 | 第13-14页 |
第二部分 太白楤木保肝作用药效物质基础的初步研究 | 第14-20页 |
1 材料与仪器 | 第14页 |
·实验动物 | 第14页 |
·实验药物 | 第14页 |
·实验仪器 | 第14页 |
2 方法与结果 | 第14-19页 |
·系统溶剂法初步筛选太白楤木保肝有效部位 | 第14-17页 |
·大孔吸附树脂分离确定太白楤木保肝活性部位 | 第17-19页 |
3 讨论 | 第19-20页 |
第三部分 太白楤木抗肝损伤有效部位 HPLC 指纹图谱研究 | 第20-30页 |
1 仪器与试药 | 第20页 |
·材料 | 第20页 |
·仪器 | 第20页 |
2 方法与结果 | 第20-29页 |
·样品溶液的制备 | 第20页 |
·方法学考察 | 第20-27页 |
·太白楤木抗肝损伤有效部位指纹图谱的测定 | 第27-29页 |
3 讨论 | 第29-30页 |
第四部分 基于谱效相关性的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化太白楤木提取工艺 | 第30-38页 |
1 仪器与材料 | 第30页 |
·实验仪器 | 第30页 |
·实验材料 | 第30页 |
2 方法与结果 | 第30-36页 |
·样品中各指纹峰相对于太白楤木皂苷 TA-16 的含量测定 | 第30-32页 |
·提取次数的考察 | 第32-33页 |
·星点设计法优化提取工艺 | 第33-35页 |
·工艺优化与预测 | 第35-36页 |
3 讨论 | 第36-38页 |
第五部分 基于谱效相关性的太白楤木总皂苷纯化工艺 | 第38-43页 |
1 树脂型号的筛选 | 第38-39页 |
·色谱条件 | 第38页 |
·样品溶液的制备 | 第38页 |
·大孔吸附树脂的预处理 | 第38页 |
·静态吸附 | 第38-39页 |
2 上样药液浓度的考察 | 第39页 |
3 上样药液流速的考察 | 第39-40页 |
4 解吸附乙醇浓度的考察 | 第40页 |
5 洗脱剂用量的考察 | 第40页 |
6 洗脱速度的考察 | 第40-41页 |
7 水洗除杂工艺研究 | 第41页 |
8 验证实验 | 第41-42页 |
9 讨论 | 第42-43页 |
第六部分 太白楤木根皮有效部位质量标准研究 | 第43-52页 |
1 仪器与试药 | 第43页 |
·实验仪器 | 第43页 |
·实验材料 | 第43页 |
2 质量标准研究 | 第43-51页 |
·性状 | 第43页 |
·鉴别 | 第43-44页 |
·检查 | 第44-45页 |
·太白楤木根皮提取物总皂苷含量测定 | 第45-47页 |
·楤木根皮中间体中各指纹峰相对于太白楤木皂苷 TA-16 含量测定 | 第47-51页 |
3 讨论 | 第51-52页 |
第七部分 太白楤木有效部位制剂前的评价研究 | 第52-57页 |
1 仪器与试药 | 第52页 |
·实验仪器 | 第52页 |
·实验材料 | 第52页 |
2 方法与结果 | 第52-56页 |
·色谱条件 | 第52页 |
·溶解度的测定 | 第52-53页 |
·油水分配系数的测定 | 第53页 |
·稳定性考察 | 第53-56页 |
3 讨论 | 第56-57页 |
结语 | 第57-59页 |
一、主要研究工作及结论 | 第57页 |
二、研究工作的创新性 | 第57页 |
三、实验尚需完善之处 | 第57-58页 |
四、展望 | 第58-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2页 |
致谢 | 第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