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谷驿油田顾屯区长6油层组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及储层研究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7-11页 |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7页 |
·研究现状 | 第7-9页 |
·层序地层学研究现状 | 第7-9页 |
·鄂尔多斯盆地层序地层学究现状 | 第9页 |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9-11页 |
·研究内容 | 第9-10页 |
·技术路线 | 第10-11页 |
第二章 区域地质概况 | 第11-15页 |
·大地构造背景及区域构造特征 | 第11页 |
·盆地演化背景 | 第11-12页 |
·区域地层概况和沉积特征 | 第12-15页 |
·地层概况 | 第12页 |
·沉积特征 | 第12-15页 |
第三章 沉积相分析 | 第15-24页 |
·沉积相研究方法 | 第15页 |
·沉积相标志 | 第15-20页 |
·岩性标志 | 第15-16页 |
·沉积构造标志 | 第16-17页 |
·古生物标志 | 第17-18页 |
·地球物理测井标志 | 第18-20页 |
·沉积相类型及特征 | 第20-24页 |
·沉积相划分标准 | 第20-21页 |
·沉积相类型特征 | 第21-22页 |
·沉积相模式 | 第22-24页 |
第四章 高分辨率层序地层特征 | 第24-36页 |
·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基本原理与方法 | 第24-28页 |
·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的理论基础 | 第24-26页 |
·层序界面的测井识别标志 | 第26-28页 |
·长6油层组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划分方案 | 第28页 |
·不同级别层序特征 | 第28-33页 |
·短期旋回层序 | 第28-32页 |
·中期旋回层序 | 第32-33页 |
·长期旋回层序 | 第33页 |
·长6油层组高分辨率层序对比及层序地层格架 | 第33-36页 |
第五章 储层特征及控制因素 | 第36-62页 |
·储层的岩石学特征 | 第36-39页 |
·碎屑成分 | 第36-38页 |
·填隙物成分 | 第38-39页 |
·岩石结构 | 第39页 |
·成岩作用特征 | 第39-46页 |
·主要成岩作用类型 | 第40-45页 |
·成岩作用阶段划分 | 第45-46页 |
·储层孔隙结构特征 | 第46-52页 |
·孔隙类型及其分布特征 | 第46-47页 |
·孔隙大小 | 第47-49页 |
·孔喉大小及分布 | 第49-51页 |
·孔隙结构特征 | 第51-52页 |
·储层物性特征 | 第52-55页 |
·物性分布的一般特征 | 第52-53页 |
·各中期旋回储层物性分析 | 第53-55页 |
·孔隙度与渗透率关系 | 第55页 |
·储层非均质性 | 第55-62页 |
·层内非均质性 | 第56-58页 |
·层间非均质性 | 第58-59页 |
·层序格架内储层非均质性 | 第59-61页 |
·储层平面非均质性 | 第61-62页 |
第六章 层序格架内有利储集砂体的展布特性 | 第62-68页 |
·层序格架内砂体垂向分布特征 | 第62-63页 |
·层序格架内砂体的平面分布特征 | 第63-68页 |
结论 | 第68-70页 |
致谢 | 第70-71页 |
参考文献 | 第71-74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论文 | 第74-75页 |
详细摘要 | 第75-8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