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绪论 | 第9-10页 |
1 民事诉讼侵害阻断制度的原理分析 | 第10-18页 |
·民事诉讼侵害阻断制度的概念界定 | 第10-13页 |
·侵害阻断制度的定义 | 第10-11页 |
·侵害阻断制度与我国现有相关制度的比较 | 第11-13页 |
·民事诉讼侵害阻断制度的理论基础 | 第13-14页 |
·民事请求权理论 | 第13-14页 |
·诉权保护理论 | 第14页 |
·民事诉讼侵害阻断制度的功能定位 | 第14-18页 |
2 域外侵害阻断制度的比较与借鉴分析 | 第18-23页 |
·大陆法系的“假处分”制度 | 第18-20页 |
·英美法系的“中间禁令” | 第20-21页 |
·对完善我国民事诉讼侵害阻断制度的启示 | 第21-23页 |
3 我国与侵害阻断相关制度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第23-26页 |
·我国现行法律中有关“侵害阻断”的规定 | 第23-24页 |
·知识产权领域的“诉前禁令” | 第23页 |
·海事诉讼特别程序法中的“海事强制令” | 第23-24页 |
·我国现行法律规定的存在的问题 | 第24-26页 |
·“侵害阻断”的适用范围有限 | 第24页 |
·针对“侵害阻断”的法院审查程序粗糙 | 第24页 |
·“侵害阻断”的效力与救济不明确 | 第24-25页 |
·“侵害阻断”与相关制度欠缺有效衔接 | 第25-26页 |
4 我国民事诉讼侵害阻断制度的构建 | 第26-39页 |
·我国民事诉讼侵害阻断制度的适用范围 | 第26页 |
·民事诉讼侵害阻断制度的适用的案件范围 | 第26页 |
·民事诉讼侵害阻断制度的适用的时间范围 | 第26页 |
·我国民事诉讼侵害阻断制度的适用条件 | 第26-29页 |
·申请人必须适格,必须具有民事诉讼请求权及民事诉讼能力 | 第26-27页 |
·侵害存在并具有阻断的迫切必要 | 第27-28页 |
·申请人须书面提出申请 | 第28页 |
·申请人须提供相应的担保 | 第28-29页 |
·法院对“侵害阻断”的审查 | 第29-31页 |
·核实“侵害事实” | 第29-30页 |
·当事人双方进行辩论 | 第30-31页 |
·准予阻断不会损害公共利益 | 第31页 |
·民事诉讼侵害阻断的裁定 | 第31-36页 |
·阻断裁定的类型 | 第31-32页 |
·裁定的效力 | 第32-33页 |
·对裁定的救济 | 第33-35页 |
·阻断措施的解除 | 第35-36页 |
·民事诉讼侵害阻断与执行制度的衔接 | 第36-39页 |
·阻断裁定的执行 | 第36-38页 |
·与本案终局裁判的执行的衔接 | 第38-39页 |
结束语 | 第39-40页 |
参考文献 | 第40-43页 |
致谢 | 第43-44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 第44-4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