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引言 | 第7-8页 |
1. 病例选择 | 第8-10页 |
·病例来源 | 第8页 |
·病例分组 | 第8页 |
·一般资料比较 | 第8-9页 |
·纳入标准 | 第9页 |
·排除标准 | 第9-10页 |
·剔除标准 | 第10页 |
2. 研究方法 | 第10-12页 |
·治疗方法 | 第10页 |
·观察指标 | 第10-11页 |
·检测指标 | 第11页 |
·血样标本采集方法 | 第11页 |
·指标检测 | 第11页 |
·疗效判定 | 第11-12页 |
·结果统计分析方法 | 第12页 |
3. 研究结果 | 第12-14页 |
·两组治疗前后IL-10水平比较 | 第12-13页 |
·两组治疗前后IL-18水平比较 | 第13-14页 |
·两组治疗后心绞痛总有效率比较 | 第14页 |
4. 讨论 | 第14-23页 |
·中医对不稳定性心绞痛的认识 | 第14-15页 |
·炎性因子白介素-18、白介素-10与不稳定性心绞痛 | 第15-17页 |
·新血府逐瘀软胶囊的组成药物及分析 | 第17-20页 |
·新血府逐瘀软胶囊的组方分析及药理作用 | 第20-21页 |
·问题与展望 | 第21-23页 |
结语 | 第23-24页 |
参考文献 | 第24-28页 |
综述 | 第28-42页 |
参考文献 | 第37-42页 |
附录 | 第42-44页 |
致谢 | 第44-45页 |
详细摘要 | 第45-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