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建筑材料论文--非金属材料论文--混凝土及混凝土制品论文

机制砂混凝土及其预应力梁受力性能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9页
目录第9-15页
1 绪论第15-24页
   ·选题的意义第15-17页
     ·天然砂资源现状第15-16页
     ·机制砂的应用前景第16-17页
   ·机制砂的应用与发展第17-19页
     ·机制砂特性第17页
     ·机制砂作用机理第17-18页
     ·国内外机制砂应用概况第18页
     ·我国机制砂生产现状第18-19页
   ·机制砂混凝土研究现状第19-21页
     ·机制砂混凝土配合比研究第19-20页
     ·机制砂混凝土性能研究第20-21页
     ·机制砂混凝土钢筋锚固性能的研究第21页
   ·机制砂混凝土预应力梁的研究现状第21-22页
   ·本文研究的意义和研究方法及主要研究内容第22-24页
2 机制砂的特点及机制砂混凝土配制研究第24-37页
   ·概述第24页
   ·机制砂和天然砂物理性能比较第24-30页
     ·颗粒级配第24-26页
     ·细度模数第26页
     ·密度特征第26-27页
     ·空隙率特征第27-29页
     ·含泥量、石粉含量和MB值第29页
     ·吸水率和含水率特征第29-30页
     ·坚固性第30页
   ·C50机制砂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第30-35页
     ·原材料的选用第30-33页
     ·机制砂混凝土配合比的设计方法第33-35页
     ·机制砂混凝土配合比的确定第35页
   ·机制砂混凝土的工作性能第35-36页
   ·本章小结第36-37页
3 机制砂混凝土物理力学性能的试验研究第37-65页
   ·立方体抗压强度第37-39页
     ·试验现象及特征第37-38页
     ·试验结果与分析第38-39页
   ·轴心抗压强度第39-43页
     ·试验现象及特征第40页
     ·试验结果与讨论第40-42页
     ·轴心抗压强度与立方体抗压强度换算关系第42-43页
   ·劈裂抗拉强度第43-49页
     ·试验结果与分析第44-46页
     ·劈裂抗拉强度与立方体抗压强度的换算关系第46-49页
   ·弹性模量试验研究第49-53页
     ·试验数据分析第50-51页
     ·弹性模量与立方体抗压强度的换算关系第51-53页
   ·收缩性能第53-61页
     ·机制砂混凝土收缩影响因素分析第53-54页
     ·试验方法第54-55页
     ·试验数据结果分析第55-57页
     ·标准养护条件下机制砂混凝土收缩变形与龄期的关系第57-61页
   ·应力—应变全曲线第61-63页
     ·试验原理第61-62页
     ·试验数据分析第62-63页
   ·本章小结第63-65页
4 机制砂混凝土预应力梁的制作与预应力损失分析第65-86页
   ·机制砂混凝土预应力梁的设计第65-72页
     ·试验梁制作材料第65-66页
     ·试验梁的设计参数第66-69页
     ·折线先张法预应力梁张拉台座设计第69-72页
   ·机制砂预应力混凝土梁的制作第72-74页
     ·折线先张预应力混凝土梁的制作要点第72-73页
     ·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梁的制作要点第73-74页
   ·试验梁钢绞线应力-应变关系的试验研究第74-78页
     ·钢绞线应力-应变关系的确定第74-76页
     ·折线先张梁钢绞线应变随时间的变化规律第76-77页
     ·后张梁钢绞线应变随时间的变化规律第77-78页
   ·预应力损失分析第78-85页
     ·预应力损失的计算方法第78-79页
     ·机制砂混凝土折线先张梁预应力损失分析第79-83页
     ·机制砂混凝土后张梁预应力损失分析第83-85页
   ·本章小结第85-86页
5 机制砂预应力混凝土梁静力荷载试验及受力分析第86-122页
   ·试验方案和试验方法第86-88页
     ·试验方案第86-87页
     ·试验监测方法第87-88页
   ·机制砂混凝土预应力梁受力特点及破坏特征第88-90页
     ·机制砂混凝土预应力梁的受力特点第88-89页
     ·机制砂混凝土预应力梁的破坏特征第89-90页
   ·机制砂混凝土预应力梁静力试验分析第90-100页
     ·挠度第90-94页
     ·钢绞线应变第94页
     ·非预应力筋应变第94-97页
     ·混凝土应变第97-100页
   ·机制砂混凝土预应力梁的裂缝发展规律第100-102页
   ·机制砂混凝土预应力梁受弯承载力分析第102-105页
     ·正截面极限承载力的计算第102-104页
     ·机制砂混凝土预应力梁受弯承载力的计算第104-105页
   ·机制砂预应力梁混凝土有效压应力分析第105-110页
     ·等效弯矩的计算第105-110页
   ·机制砂混凝土预应力梁裂缝的验算与分析第110-116页
     ·机制砂混凝土预应力梁抗裂性能分析第110-111页
     ·机制砂混凝土预应力梁裂缝分析第111-116页
   ·机制砂混凝土预应力梁变形性能的分析第116-120页
     ·机制砂预应力混凝土梁反拱值的计算第116-117页
     ·机制砂预应力混凝土梁挠度的计算第117-119页
     ·试验梁开裂前挠度的实测值和计算值的比较第119页
     ·试验梁开裂后挠度的实测值与计算值的比较第119-120页
   ·本章小结第120-122页
6 机制砂预应力混凝土梁等幅疲劳荷载试验第122-146页
   ·疲劳试验方案及试验方法第122-124页
     ·疲劳荷载的确定第122-123页
     ·疲劳试验加载方案第123-124页
   ·疲劳试验现象及疲劳破坏特点第124-126页
     ·疲劳试验现象及结果第124-126页
     ·疲劳破坏的特点第126页
   ·试验梁在疲劳荷载作用下的受力性能分析第126-138页
     ·跨中截面混凝土应力的分布第126-127页
     ·跨中截面混凝土受压区高度的变化规律第127-128页
     ·跨中截面受压区混凝土的应变第128-129页
     ·钢绞线和非预应力钢筋的应变第129-131页
     ·疲劳荷载作用下的挠度第131-133页
     ·疲劳荷载作用下的裂缝第133-138页
   ·疲劳加载后试验梁在静力荷载作用下的受力性能第138-144页
     ·静力荷载作用下的破坏特征第138-139页
     ·试验梁的平截面假定适用性验证第139页
     ·试验梁的剩余承载力第139-140页
     ·静力荷载作用下梁顶混凝土的压应变第140-141页
     ·静力荷载作用下非预应力筋的应变第141-142页
     ·静力荷载作用下钢绞线的应变第142页
     ·静力荷载作用下试验梁的裂缝第142-144页
     ·静力荷载作用下试验梁的挠度第144页
   ·本章小结第144-146页
7 机制砂预应力混凝土梁受力性能数值分析第146-167页
   ·数值分析的基本假定第146-151页
     ·试验梁预力筋作用的等效荷载第146-147页
     ·数值分析的基本假定第147-148页
     ·数值分析的基本关系第148-151页
     ·预应力损火计算第151页
   ·数值分析的基本计算公式第151-157页
     ·基本公式第152-153页
     ·混凝土压应力的合力及作用点第153-157页
   ·数值分析方法和步骤第157-158页
     ·数值分析方法第157页
     ·数值分析方法的步骤第157-158页
   ·数值分析结果第158-166页
     ·混凝土受压区高度随荷载的变化第159-160页
     ·荷载作用下的跨中挠度—荷载曲线第160-162页
     ·预应力钢绞线应变—荷载关系曲线第162-164页
     ·非预应力筋应变—荷载关系曲线第164-166页
   ·本章小结第166-167页
8 结论与展望第167-170页
   ·主要结论第167-169页
   ·展望第169-170页
创新点摘要第170-171页
参考文献第171-182页
致谢第182-183页
博士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参加的科研项目第183页

论文共18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注塑成型中结晶形态演化的数值模拟
下一篇:乌尔逊凹陷凝灰质砂岩储层测井解释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