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库区蓄水期间巴东段地质环境变化信息提取及分析
作者简介 | 第1-6页 |
摘要 | 第6-8页 |
ABSTRACT | 第8-13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20页 |
§1.1 选题的来源、目的及意义 | 第13-14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存在问题及发展趋势 | 第14-17页 |
·长时间序列遥感影像处理与分析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巴东地区地质环境变化研究现状 | 第15-16页 |
·存在问题及发展趋势 | 第16-17页 |
§1.3 本文的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第17-20页 |
·研究内容 | 第17-18页 |
·技术路线 | 第18-20页 |
第二章 研究区地质背景与主要数据介绍 | 第20-27页 |
§2.1 三峡库区总体地质情况介绍 | 第20-23页 |
·地层岩性 | 第20页 |
·地质构造 | 第20-22页 |
·新构造运动 | 第22页 |
·地形地貌 | 第22-23页 |
§2.2 研究区介绍 | 第23-24页 |
§2.3 数据介绍 | 第24-26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6-27页 |
第三章 巴东新县城与巴东组地层的关系 | 第27-33页 |
§3.1 巴东新县城所在地层 | 第27-28页 |
§3.2 巴东组地层地质属性 | 第28-29页 |
·巴东组地层的发育特征 | 第28-29页 |
·巴东地区巴东组地层的空间变化 | 第29页 |
§3.3 巴东新城与巴东组地层的博弈关系 | 第29-32页 |
·巴东城区所处地层地质环境分析 | 第30页 |
·巴东城区范围内斜坡/滑坡发育状况 | 第30-32页 |
·巴东城区与巴东组地层的关系分析 | 第32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2-33页 |
第四章 研究区各分类类型的变化规律 | 第33-55页 |
§4.1 巴东地区人口变化 | 第33-35页 |
·三峡库区及巴东县人口规模变化 | 第33-34页 |
·三峡库区及巴东县农业人口与非农业人口变化 | 第34-35页 |
§4.2 巴东县地质环境变化之间的关系 | 第35-40页 |
·长时间序列的巴东地区地质环境变化信息的提取 | 第35-36页 |
·巴东地区长时间序列遥感影像分类数据结果 | 第36-38页 |
·研究区各分类之间的关系 | 第38-40页 |
§4.3 巴东县地质环境变化与巴东县人口的关系 | 第40-46页 |
·城市面积变化与人口规模的关系 | 第41-42页 |
·研究区城镇分类面积与人口规模的关系 | 第42-44页 |
·研究区耕地分类面积与人口规模的关系 | 第44-46页 |
§4.4 研究区地质环境变化与地层属性之间的关系 | 第46-54页 |
·研究区遥感影像分类数据与地层数据叠加 | 第46-49页 |
·研究区内各分类类型在不同地层中的分布特点 | 第49-52页 |
·研究区内各分类类型与不同地层的相关性分析 | 第52-54页 |
§4.5 本章小节 | 第54-55页 |
第五章 研究区各分类类型与其它地质因素的关系 | 第55-80页 |
§5.1 研究区各分类类型与高程因素的关系 | 第55-63页 |
·研究区各分类类型与高程因素关系的提取 | 第55-57页 |
·研究区各分类类型随高程增加面积变化的规律 | 第57-61页 |
·研究区各分类类型与高程的相关性分析 | 第61-63页 |
§5.2 研究区各分类类型与坡度因素的关系 | 第63-71页 |
·研究区各分类类型与坡度因素关系的提取 | 第63-65页 |
·研究区各分类类型随坡度增加面积变化的规律 | 第65-69页 |
·研究区各分类类型与坡度的相关性分析 | 第69-71页 |
§5.3 研究区各分类类型与坡向因素的关系 | 第71-79页 |
·研究区各分类类型与坡向因素关系的提取 | 第71-73页 |
·研究区各分类类型随坡向不同面积变化的规律 | 第73-77页 |
·研究区各分类类型与坡度的相关性分析 | 第77-79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79-80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80-82页 |
§6.1 本文的研究结论 | 第80-81页 |
§6.2 本文的研究展望 | 第81-82页 |
致谢 | 第82-83页 |
参考文献 | 第83-8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