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文学中芙蓉的审美意象探析
中文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0页 |
前言 | 第10-13页 |
第一章 芙蓉审美意象的发生和发展 | 第13-27页 |
第一节 先秦——芙蓉意象的发生 | 第13-15页 |
第二节 汉魏六朝——芙蓉意象的初步发展 | 第15-17页 |
第三节 唐代——芙蓉意象的深入发展 | 第17-22页 |
第四节 宋代——芙蓉意象的成熟 | 第22-25页 |
第五节 明清——芙蓉意象发展的余绪 | 第25-27页 |
第二章 芙蓉意象的审美特征 | 第27-36页 |
第一节 中国古典美学中的意象概述 | 第27-29页 |
第二节 芙蓉意象的审美特征 | 第29-36页 |
一、荷花意象的审美特征 | 第30-34页 |
二、木芙蓉意象的审美特征 | 第34-36页 |
第三章 芙蓉意象典型个案分析 | 第36-48页 |
第一节 “芙蓉出水”的审美理想 | 第36-39页 |
一、产生的时代、思想背景 | 第36页 |
二、审美理想的内涵 | 第36-38页 |
三、“芙蓉出水”审美理想的发展 | 第38-39页 |
第二节 周敦颐《爱莲说》的审美解读 | 第39-42页 |
一、莲花意象的象征意义 | 第39-41页 |
二、莲花意象与菊花意象——君子与隐士 | 第41-42页 |
第三节《红楼梦》中的林黛玉与芙蓉意象 | 第42-48页 |
一、林黛玉是水芙蓉和木芙蓉融合后的理想形象 | 第42-45页 |
二、芙蓉意象与黛玉之性格、爱情和命运 | 第45-48页 |
结语 | 第48-49页 |
注释 | 第49-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4页 |
著作类 | 第52-53页 |
期刊类 | 第53-54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54-55页 |
致谢 | 第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