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逃出资罪探析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9页 |
导言 | 第9页 |
第一章 抽逃出资罪立法模式探析 | 第9-17页 |
第一节 抽逃出资罪立法模式概述 | 第9-13页 |
一 .抽逃出资罪的立法模式 | 第9-10页 |
二 .虚假出资罪概述 | 第10-11页 |
三 .抽逃出资罪与虚假出资罪辨析 | 第11-13页 |
第二节 抽逃出资罪立法模式批判 | 第13-17页 |
第二章 抽逃出资客体分析 | 第17-25页 |
第一节 抽逃出资罪客体分析 | 第18-20页 |
第二节 抽逃出资罪的对象分析 | 第20-24页 |
第三节 抽逃出资罪是“准亲告罪” | 第24-25页 |
第三章 抽逃出资罪客观方面分析 | 第25-33页 |
第一节 抽逃出资罪客观方面概述 | 第25-31页 |
第二节 抽逃出资罪相关司法解释问题 | 第31-33页 |
一 .新旧司法解释时效问题 | 第32-33页 |
二 .“直接经济损失”的计算 | 第33页 |
第四章 抽逃出资罪主体讨论 | 第33-36页 |
第一节 本罪主体是否包括“发起人” | 第34-35页 |
第二节 主体之股东的范围 | 第35-36页 |
第五章 从抽逃出资罪看刑法谦抑性 | 第36-41页 |
第一节 刑法是否应当主动介入抽逃出资案 | 第36-38页 |
第二节 经济犯罪中的刑法谦抑性 | 第38-41页 |
结语 | 第41-42页 |
参考文献 | 第42-44页 |
后记 | 第44-4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