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一、引言 | 第10-24页 |
(一) 选题背景与意义 | 第10-11页 |
(二) 文献综述 | 第11-16页 |
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3-16页 |
(三) 相关概念的界定 | 第16-19页 |
1. 城市化 | 第16-17页 |
2. 城市化率 | 第17页 |
3. 农地征收 | 第17-18页 |
4. 失地农民 | 第18-19页 |
5. 非农就业 | 第19页 |
(四) 论文结构 | 第19-21页 |
(五) 研究方法 | 第21-22页 |
(六) 创新与不足 | 第22-24页 |
1. 论文的创新点 | 第22页 |
2. 论文的不足之处 | 第22-24页 |
二、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的相关问题概述 | 第24-33页 |
(一) 我国失地农民的产生及其总体状况 | 第24-31页 |
1. 城市化是我国失地农民产生的主要原因 | 第24-27页 |
2. 我国失地农民的总体状况 | 第27-31页 |
(二) 解决失地农民问题的根本出路 | 第31-33页 |
1. 市民化是解决失地农民问题的理想归宿 | 第31页 |
2. 非农就业是解决失地农民问题的根本出路 | 第31-33页 |
三、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面临的非农就业困境 | 第33-45页 |
(一) 失地农民非农就业困难多 | 第33-38页 |
1. 安置就业难 | 第34-35页 |
2. 自谋职业难 | 第35-36页 |
3. 自主创业难 | 第36-38页 |
(二) 失地农民非农就业成本高 | 第38-40页 |
1. 失地农民非农就业经济成本高 | 第38-39页 |
2. 失地农民非农就业心理成本高 | 第39-40页 |
(三) 失地农民非农就业质量低 | 第40-42页 |
1. 结构性失业较为严重 | 第40-41页 |
2. 非正规就业普遍存在 | 第41-42页 |
(四) 失地农民就业权益难保障 | 第42-45页 |
1. 就业机会不平等 | 第42-43页 |
2. 单位用工不规范 | 第43-45页 |
四、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非农就业困境的原因分析 | 第45-58页 |
(一) 制度原因 | 第45-51页 |
1. 征地补偿制度不完善 | 第45-49页 |
2. 二元户籍制度不公平 | 第49-51页 |
3. 劳动保障制度不健全 | 第51页 |
(二) 自身原因 | 第51-54页 |
1. 文化素质偏低 | 第52-53页 |
2. 劳动技能缺乏 | 第53页 |
3. 思想观念落后 | 第53-54页 |
(三) 政策原因 | 第54-56页 |
1. 就业服务体系不健全 | 第54-55页 |
2. 就业信息渠道不畅通 | 第55页 |
3. 职业技能培训不到位 | 第55-56页 |
(四) 市场原因 | 第56-58页 |
1. 城市就业岗位相对不足 | 第56-57页 |
2. 小城镇就业空间有限 | 第57-58页 |
五、解决失地农民非农就业问题的政策建议 | 第58-75页 |
(一) 改革我国农地征收补偿制度 | 第58-64页 |
1. 明确征收土地范围 | 第58-60页 |
2. 提高征地补偿标准 | 第60-61页 |
3. 完善征地补偿程序 | 第61-62页 |
4. 创新征地安置方式 | 第62-64页 |
(二) 消除户籍制度对失地农民的歧视 | 第64-65页 |
(三) 健全失地农民劳动保障制度 | 第65-67页 |
1. 保护失地农民合法劳动权益 | 第65-66页 |
2. 提高失地农民工资福利待遇 | 第66-67页 |
3. 建立失地农民失业救助机制 | 第67页 |
(四) 加强失地农民素质教育与就业培训 | 第67-69页 |
1. 加强文化教育,提高职业素养 | 第67-68页 |
2. 加大培训力度,提升就业能力 | 第68-69页 |
(五) 完善失地农民就业服务与就业指导 | 第69-72页 |
1. 健全就业服务体系,提高就业服务水平 | 第70-71页 |
2. 加强就业政策指导,引导转变就业观念 | 第71-72页 |
(六) 多渠道开发失地农民就业岗位 | 第72-75页 |
六、结束语 | 第75-76页 |
参考文献 | 第76-82页 |
致谢 | 第82-83页 |
硕士期间科研成果 | 第8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