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5页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0-11页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第三节 研究思路 | 第12-13页 |
第四节 研究方法 | 第13-15页 |
第二章 公用事业价格听证理论概述 | 第15-24页 |
第一节 行政听证的基本概述 | 第15-19页 |
一、行政听证的理论基础 | 第15-16页 |
二、行政听证的概念 | 第16-17页 |
三、行政听证的分类 | 第17-18页 |
四、行政听证的目的和功能 | 第18-19页 |
第二节 价格听证制度概述 | 第19-20页 |
一、价格听证制度概念 | 第19页 |
二、价格听证制度的特点 | 第19-20页 |
第三节 公用事业价格听证概述 | 第20-24页 |
一、公用事业的概念和特征 | 第20-22页 |
二、公用事业价格管制和价格听证 | 第22页 |
三、公用事业价格听证的类型化研究 | 第22-24页 |
第三章 我国公用事业价格听证的环境分析和价值分析 | 第24-30页 |
第一节 我国公用事业价格听证的环境分析 | 第24-27页 |
一、政府职能转变决定了公用事业价格听证的必然 | 第24-26页 |
二、NGO 提高了公众有序参与价格听证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 第26-27页 |
第二节 公用事业价格听证的价值分析 | 第27-30页 |
一、政治价值:提升公共行政的合法性 | 第27-28页 |
二、社会公众的价值:培养公众的主体性意识 | 第28页 |
三、公用事业价格听证制度的效率优于成本 | 第28-30页 |
第四章 我国公用事业价格听证实例分析 | 第30-37页 |
第一节 我国公用事业价格听证法律制度述评 | 第30-32页 |
一、价格法标志着价格听证制度在我国的正式建立 | 第30-31页 |
二、《政府价格决策听证办法》的正式实施细化了价格听证制度 | 第31-32页 |
第二节 我国公用事业价格听证的实践历程 | 第32-35页 |
一、深圳市的公用事业价格听证探索 | 第32页 |
二、“铁路春运”价格决策会使价格听证知名度骤升 | 第32-34页 |
三、北京市出租汽车租价调整听证引发社会舆论质疑 | 第34-35页 |
四、我国部分地区价格听证内容简介 | 第35页 |
第三节 国外公用事业价格听证情况简介 | 第35-37页 |
一、美国公用事业价格听证制度 | 第35-36页 |
二、英国公用事业价格听证制度 | 第36页 |
三、新加坡公用事业价格听证制度 | 第36-37页 |
第五章 我国公用事业价格听证存在问题及完善措施 | 第37-47页 |
第一节 我国公用事业价格听证存在的问题 | 第37-39页 |
一、公用事业价格听证的法律地位不明确 | 第37页 |
二、公用事业价格听证透明度不高 | 第37-38页 |
三、公有事业价格听证的主体资格问题 | 第38页 |
四、听证结论执行的监督问题 | 第38-39页 |
第二节 公用事业价格听证各方利益分析 | 第39-42页 |
一、政府部门在公用事业管理领域实现善治的愿望 | 第39-40页 |
二、公众参与社会管理维护自身利益的平台 | 第40-41页 |
三、利益三方的博弈分析 | 第41-42页 |
第三节 完善我国公用事业价格听证制度的措施 | 第42-47页 |
一、我国学者对于完善公用事业价格听证制度的设想 | 第42-43页 |
二、基于善治理论不断促进政府管理方式转变 | 第43-44页 |
三、基于决策中的公民参与模型增强价格听证的绩效 | 第44-47页 |
结语 | 第47-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0页 |
致谢 | 第50-51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