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1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11-17页 |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研究现状 | 第12-15页 |
·研究内容 | 第15-17页 |
第二章 研究地区、观测地点概况及研究方法概述 | 第17-24页 |
·研究地区 | 第17页 |
·观测地点 | 第17页 |
·观测方法及数据处理 | 第17-21页 |
·已有数据资料 | 第21页 |
·数据处理及公式 | 第21-24页 |
·建筑物外表面的热流密度计算 | 第21-22页 |
·建筑物近旁空气向庭院大气的传热的热流密度计算 | 第22页 |
·建筑外表面的热流量计算 | 第22-24页 |
第三章 城市不同下垫面近旁气温变化规律分析 | 第24-34页 |
·不同下垫面的日平均气温变化 | 第24-27页 |
·不同下垫面的各时气温年变化 | 第24-25页 |
·不同下垫面的气温极值年变化 | 第25-26页 |
·不同下垫面的日平均气温的年变化 | 第26-27页 |
·不同下垫面的月平均气温变化 | 第27-29页 |
·不同下垫面的各时平均气温变化 | 第27-28页 |
·不同下垫面的月平均气温年变化 | 第28-29页 |
·不同下垫面的年均气温 | 第29-31页 |
·不同下垫面的定时气温的年均值 | 第29-30页 |
·不同下垫面的年均气温 | 第30-31页 |
·讨论与小结 | 第31-34页 |
第四章 城市庭院气温垂直分布特征及不同下垫面对其影响 | 第34-42页 |
·庭院气温垂直分布变化规律 | 第34-36页 |
·不同季节各下垫面对庭院气温的影响 | 第36-39页 |
·城市庭院各高度气温与不同下垫面气温差时空分布特征 | 第36-38页 |
·城市庭院平均气温与不同下垫面平均气温差垂直分布 | 第38-39页 |
·讨论与小结 | 第39-42页 |
第五章 城市建筑物外墙壁面对庭院气温的影响研究 | 第42-55页 |
·庭院气温、建筑物外墙壁面表温及其近旁气温垂直分布特征 | 第42-45页 |
·不同季节建筑物外墙壁面表温与庭院气温差值的时空分布 | 第45-47页 |
·不同季节建筑物外墙近旁气温与庭院气温差时空分布 | 第47-49页 |
·1月建筑物外墙壁面近旁气温与庭院气温差的时空分布 | 第47-48页 |
·7月建筑物外墙壁面近旁气温与庭院气温差时空分布 | 第48-49页 |
·建筑物外墙壁面表温、外墙壁面近旁气温与庭院气温差的空间分布 | 第49-51页 |
·1月建筑物外墙壁面表温、外墙壁面近旁气温与庭院气温差的空间分布 | 第49-50页 |
·7月建筑物外墙壁面表温、外墙壁面近旁气温与庭院气温差的空间分布 | 第50-51页 |
·讨论与小结 | 第51-55页 |
第六章 城市建筑物外表面对其近旁大气间的热量传递特征研究 | 第55-65页 |
·建筑物外墙壁面对其近旁大气间热量传递特征 | 第55-57页 |
·1月建筑物外墙壁面对其周围空气的热量传递的时空分布 | 第55-56页 |
·7月建筑物外墙壁面对其周围空气的热量传递的时空分布 | 第56-57页 |
·建筑物外墙壁面热流密度的高度变率 | 第57-59页 |
·建筑物各向外墙壁面热流量的时间分布 | 第59-60页 |
·建筑物外墙壁面近旁大气对庭院大气的热量传递特征 | 第60-61页 |
·建筑物屋顶面对其近旁大气的热量传递特征 | 第61-62页 |
·讨论与小结 | 第62-65页 |
第七章 建筑物屋顶面与等高度庭院空气团上界面的热力效应比较 | 第65-71页 |
·庭院空气团的热量平衡 | 第65-66页 |
·建筑物屋顶面与等高度庭院大气界面向外传递的热总量 | 第66-69页 |
·不同季节各表面的热总量 | 第66-68页 |
·屋顶面与庭院气团上界面的热流密度比较 | 第68-69页 |
·讨论与小结 | 第69-71页 |
第八章 讨论与结论 | 第71-76页 |
·城市建筑物热力特征及对热岛效应形成的影响 | 第71-73页 |
·城市建筑物热力特征 | 第71-72页 |
·城市建筑物对热岛形成的影响 | 第72-73页 |
·理论意义和实践指导意义 | 第73-74页 |
·本研究的优点、不足及改进的方向 | 第74页 |
·结论 | 第74-75页 |
·建议 | 第75-76页 |
参考文献 | 第76-82页 |
撰写和发表论文目录 | 第82-83页 |
致谢 | 第8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