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9页 |
绪论 | 第9-14页 |
一、研究的背景和目的 | 第9-10页 |
二、相关文献综述 | 第10-12页 |
三、研究的方法 | 第12-13页 |
四、研究的内容 | 第13-14页 |
第一章 医疗合同附随义务概念的提出 | 第14-27页 |
第一节 附随义务的概念以及医疗合同附随义务观念的形成 | 第14-19页 |
一、附随义务的概念 | 第14-16页 |
二、医疗合同附随义务观念的形成 | 第16-19页 |
第二节 医疗附随义务概念的价值 | 第19-21页 |
一、弥补医疗合同研究的不足,完善合同附随义务理论 | 第19-20页 |
二、衡平医患双方不对等地位,体现公平正义 | 第20-21页 |
三、周全患者利益保护兼顾医方利益 | 第21页 |
第三节 医疗合同中附随义务和给付义务的划分 | 第21-24页 |
一、医方之合同义务 | 第21-22页 |
二、医疗附随义务与给付义务的划分 | 第22-24页 |
第四节 医疗合同附随义务的主要内容和类型化 | 第24-27页 |
一、主要内容 | 第24-25页 |
二、类型化 | 第25-27页 |
第二章 医疗合同附随义务的实证法考察 | 第27-40页 |
第一节 我国医疗合同附随义务法律规定概览 | 第27-29页 |
一、民事法律法规方面 | 第27-28页 |
二、医事法律法规方面 | 第28-29页 |
第二节 主要国家医疗合同附随义务法律规定的借镜 | 第29-31页 |
一、关于告知说明义务 | 第29-30页 |
二、关于保密义务 | 第30-31页 |
第三节 典型案例对实证法以及法律理论的考问 | 第31-36页 |
第四节 违反医疗合同附随义务的民事法律后果 | 第36-40页 |
一、继续履行 | 第36-37页 |
二、赔偿损失 | 第37-38页 |
三、解除合同 | 第38-39页 |
四、赔礼道歉 | 第39-40页 |
第三章 医疗合同中的告知说明附随义务 | 第40-45页 |
一、告知说明义务之形成 | 第40-41页 |
二、告知说明之法律性质 | 第41-42页 |
三、告知说明之范围 | 第42-43页 |
四、告知说明之内容 | 第43-44页 |
五、违反告知说明义务的后果 | 第44-45页 |
第四章 医疗合同中的保密附随义务 | 第45-49页 |
一、患者隐私利益与医院见习教学之冲突 | 第45-46页 |
二、患者隐私利益与第三人利益之冲突 | 第46-47页 |
三、患者隐私利益与公共利益之冲突 | 第47-49页 |
第五章 医疗合同中的安全保障附随义务 | 第49-53页 |
一、安全保障义务的内容 | 第49-51页 |
二、与侵权法上的安全保障义务的区别 | 第51-53页 |
第六章 医疗合同附随义务具体类型之拾遗 | 第53-56页 |
一、忠实义务 | 第53页 |
二、形式审核义务 | 第53-54页 |
三、协助义务 | 第54页 |
四、转诊义务 | 第54-55页 |
五、随访义务 | 第55-56页 |
第七章 完善我国法律之建议:代结论 | 第56-60页 |
一、制定专门的医事法律 | 第56-57页 |
二、确立多种民事责任形式 | 第57-58页 |
三、明确规定违反医疗附随义务的责任竞合 | 第58页 |
四、确立以无过错责任原则为主,过错责任原则为辅的归责原则 | 第58-59页 |
五、实行二元举证责任标准 | 第59-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4页 |
致谢 | 第64-65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第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