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行政法论文

论地方行政立法的公众参与--以宁波市政府的立法实践为研究对象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1页
导言第11-13页
第一章 地方行政立法公众参与制度概述第13-25页
 第一节地方行政立法公众参与的概念和方式第13-18页
  一、地方行政立法的概念和公众参与的界定第13-15页
  二、实践中公众参与地方行政立法的程序和方式第15-18页
 第二节 公众参与地方行政立法的意义第18-21页
  一、解决地方行政机关集“立法—行政”于一身矛盾的需要第18-19页
  二、提高地方行政立法质量的需要第19-20页
  三、增强公众法律信仰和主体意识的需要第20-21页
 第三节 公众参与地方行政立法的理论基础和法律渊源第21-25页
  一、公众参与地方行政立法的理论基础第21-23页
  二、公众参与地方行政立法的法律渊源第23-25页
第二章 地方行政立法公众参与的实践和存在的问题——以宁波为例第25-40页
 第一节 宁波市政府立法公众参与的实践第25-32页
  一、建立了常规化地方行政立法征求意见工作机制第25-27页
  二、根据具体情况拓宽渠道和方式,进行探索和创新第27-30页
  三、地方行政立法征求意见后的整理、研究和采纳机制已基本形成第30页
  四、地方行政立法公众参与的制度建设逐渐完善第30-32页
 第二节 公众参与地方行政立法工作的特点第32-33页
  一、公共参与的内容日益广泛第32页
  二、公众参与的形式日益丰富第32页
  三、公共参与的社会面日益扩大第32页
  四、民意在立法中日益体现第32-33页
 第三节 公众参与地方行政立法存在的问题第33-36页
  一、公众参与地方行政立法的制度体系还不够健全第33页
  二、公众参与程度低,公众参与效果还不甚理想第33-34页
  三、公众参与的渠道还不够通畅,信息公开制度还不够完善第34-35页
  四、立法机构与公众间没有形成良好的互动,缺乏反馈机制第35-36页
 第四节 公众参与地方行政立法存在问题之原因分析第36-40页
  一、主观原因第36-37页
  二、客观原因第37-40页
第三章 完善公众参与地方行政立法沟通机制的设想第40-52页
 第一节 建立公众参与地方行政立法互动机制,使之呈规范化第40-46页
  一、完善行政立法信息公开制度第40-41页
  二、建立行政立法动议制度第41-44页
  三、建立公众意见整理分析、说明反馈机制第44-45页
  四、探索公众参与激励和保障机制第45-46页
 第二节 完善立法征求意见的三种主要方式,向民主化发展第46-49页
  一、立法座谈会第46-47页
  二、专家论证会第47页
  三、立法听证会第47-49页
 第三节 提高地方政府与公众的沟通意识,促进公众参与广泛化第49-51页
  一、树立政府的服务意识,推动法治政府建设第49-50页
  二、培育公民主体意识,促进公众参与地方立法的多元化第50-51页
 第四节 运用网络技术搭建互动平台,提高参与的科学化第51-52页
结束语第52-53页
参考文献第53-55页

论文共5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工商部门罚款裁量权研究
下一篇:我国农村土地法律关系若干问题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