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Ⅰ 携带人VEGF_(165)基因的复制缺陷型腺病毒载体的构建和鉴定 | 第1-36页 |
中文摘要 | 第10-11页 |
英文摘要 | 第11-13页 |
前言 | 第13-14页 |
材料 | 第14-16页 |
方法 | 第16-22页 |
结果 | 第22-23页 |
讨论 | 第23-25页 |
结论 | 第25-26页 |
附图 | 第26-34页 |
参考文献 | 第34-36页 |
论文Ⅱ 特异性针对小鼠VEGFa基因的siRNA慢病毒载体的构建 | 第36-86页 |
中文摘要 | 第36-38页 |
英文摘要 | 第38-41页 |
前言 | 第41-42页 |
材料 | 第42-45页 |
方法 | 第45-63页 |
结果 | 第63-65页 |
讨论 | 第65-69页 |
结论 | 第69-70页 |
附表 | 第70-72页 |
附图 | 第72-84页 |
参考文献 | 第84-86页 |
论文Ⅲ 新生血管与斑块稳定性的关系及VEGF基因干预的研究 | 第86-150页 |
中文摘要 | 第86-90页 |
英文摘要 | 第90-94页 |
前言 | 第94-95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95-108页 |
结果 | 第108-110页 |
讨论 | 第110-120页 |
结论 | 第120-121页 |
附表 | 第121-122页 |
附图 | 第122-140页 |
参考文献 | 第140-150页 |
论文Ⅳ 管剪切力在apoE~(-/-)小鼠总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中的作用 | 第150-185页 |
中文摘要 | 第150-152页 |
英文摘要 | 第152-154页 |
前言 | 第154-155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155-159页 |
结果 | 第159-161页 |
讨论 | 第161-165页 |
结论 | 第165-166页 |
附表 | 第166-167页 |
附图 | 第167-179页 |
参考文献 | 第179-185页 |
致谢 | 第185-186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 第186-187页 |
SCI论文Ⅰ | 第187-200页 |
SCI论文Ⅱ | 第200-22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