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FPGA的PAL-XGA图像转换控制器设计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8页 |
·课题背景及来源 | 第10-11页 |
·相关技术的发展概述 | 第11-16页 |
·实时图像处理技术的发展概述 | 第11-12页 |
·FPGA技术的发展概述 | 第12-15页 |
·基于FPGA的图像处理的发展现状 | 第15-16页 |
·课题的目的和意义 | 第16-17页 |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构 | 第17-18页 |
第2章 视频显示原理和格式的转换算法 | 第18-37页 |
·视频显示原理 | 第18-27页 |
·电视机显示原理和隔行扫描方式 | 第19-21页 |
·隔行扫描电视制式简介 | 第21-22页 |
·全电视信号简介 | 第22-24页 |
·CRT显示器的工作原理 | 第24-25页 |
·计算机输出视频信号 | 第25-26页 |
·XGA显示标准 | 第26-27页 |
·视频显示格式转换算法简介 | 第27-30页 |
·图像尺寸变换的插值方法 | 第27-29页 |
·每秒帧数变换方法 | 第29页 |
·扫描方式的变换方法 | 第29-30页 |
·YUV到RGB色空间转换 | 第30-32页 |
·YUV色空间 | 第30-31页 |
·RGB色空间 | 第31-32页 |
·色空间转换的算法 | 第32页 |
·算法的分析与选取 | 第32-36页 |
·课题的设计要求 | 第32-34页 |
·像素添加 | 第34页 |
·每秒帧数变换 | 第34-35页 |
·隔行扫描到逐行扫描的转换 | 第35-36页 |
·本章小结 | 第36-37页 |
第3章 图像转换控制器的设计 | 第37-56页 |
·总体设计方案 | 第37-38页 |
·主控制模块 | 第38-48页 |
·工作时序产生模块 | 第40-41页 |
·输入FIFO控制模块 | 第41-43页 |
·工作指令模块 | 第43-47页 |
·地址产生模块 | 第47-48页 |
·双RAM模块 | 第48-49页 |
·双FIFO模块 | 第49-50页 |
·图像结构重建模块 | 第50-52页 |
·分辨率的转换 | 第50-51页 |
·帧频的转换 | 第51-52页 |
·色空间转换模块 | 第52-53页 |
·基于FPGA的硬件电路设计 | 第53-55页 |
·芯片选择 | 第53-54页 |
·配置电路的连接 | 第54-55页 |
·本章小结 | 第55-56页 |
第4章 控制器仿真结果 | 第56-64页 |
·工作时序产生模块的仿真结果 | 第56页 |
·输入FIFO控制模块仿真结果 | 第56-57页 |
·工作指令模块 | 第57-58页 |
·地址产生模块仿真结果 | 第58-60页 |
·双FIFO模块的仿真结果 | 第60页 |
·图像结构重建模块 | 第60-61页 |
·色空间转换模块的仿真结果 | 第61-62页 |
·整体仿真 | 第62-63页 |
·本章小结 | 第63-64页 |
结论 | 第64-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69页 |
附录 电路设计原理图 | 第69-70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70-72页 |
致谢 | 第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