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1 绪论 | 第11-17页 |
·选题背景、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1-12页 |
·选题背景 | 第11页 |
·选题目的 | 第11页 |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研究的方法与思路 | 第12-13页 |
·研究方法 | 第12-13页 |
·研究思路 | 第13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第13-15页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可能的突破和创新 | 第15-17页 |
2 公司治理与会计信息披露基本理论 | 第17-23页 |
·公司治理基本理论 | 第17-19页 |
·公司治理产生背景 | 第17页 |
·公司治理的涵义 | 第17-18页 |
·公司治理体系界定 | 第18页 |
·公司的目标 | 第18页 |
·公司治理研究的核心和方法 | 第18-19页 |
·会计信息披露基本理论 | 第19-21页 |
·会计信息披露的内涵 | 第19页 |
·会计目标与会计信息披露 | 第19-20页 |
·信息披露的基本模式 | 第20页 |
·会计信息披露的原则 | 第20-21页 |
·公司治理与会计信息披露之间关系的理论渊源 | 第21-23页 |
·委托代理理论 | 第21页 |
·契约理论 | 第21-22页 |
·信息不对称理论 | 第22-23页 |
3 公司治理对会计信息披露的影响 | 第23-29页 |
·内部公司治理与会计信息披露的影响 | 第23-26页 |
·股权结构对会计信息披露的影响 | 第23-24页 |
·审计委员会对会计信息披露的影响 | 第24-25页 |
·独立董事制度对会计信息的影响 | 第25页 |
·监事会对会计信息的影响 | 第25-26页 |
·外部公司治理与会计信息披露的影响 | 第26-29页 |
·会计准则对会计信息的影响 | 第26页 |
·经理市场对会计信息披露的影响 | 第26页 |
·政府治理对会计信息披露的影响 | 第26-27页 |
·社会治理对会计信息披露的影响 | 第27-29页 |
4 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存在的问题 | 第29-35页 |
·会计信息披露不及时 | 第31页 |
·会计信息披露不充分 | 第31-32页 |
·会计信息披露不真实 | 第32-35页 |
5 从公司治理角度对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 | 第35-53页 |
·内部公司治理尚不完善外部公司治理缺失 | 第35-42页 |
·股权结构不合理 | 第35-36页 |
·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的作用没有切实发挥 | 第36-37页 |
·高管的激励约束机制不健全 | 第37-38页 |
·资本市场的监督作用并未发挥 | 第38页 |
·经理人市场缺乏竞争性 | 第38-39页 |
·相关法律制度不完善,监管机构失效 | 第39-40页 |
·新会计准则的缺陷 | 第40页 |
·独立审计功能缺失 | 第40-42页 |
·基于公司治理的会计信息披露问题的博弈分析 | 第42-49页 |
·企业经营者与会计人员之间的博弈 | 第42-43页 |
·企业经营者与股东的博弈 | 第43-44页 |
·国有股东与其他股东的博弈 | 第44-45页 |
·独立董事与大股东的博弈 | 第45页 |
·上市公司与会计师事务所的博弈 | 第45-47页 |
·政府监管机构与企业管理层的博弈 | 第47-48页 |
·会计师事务所与监管部门的博弈 | 第48-49页 |
·案例研究 | 第49-53页 |
·五粮液调查案情况 | 第49-51页 |
·从公司治理角度分析五粮液案发生的原因 | 第51-53页 |
6 提高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质量的建议 | 第53-59页 |
·完善内部公司治理提高会计信息披露质量的建议 | 第53-55页 |
·降低国有股比例,优化股权结构 | 第53页 |
·完善独立董事制度 | 第53-54页 |
·加强监事会和内审机构的设置和协调,增加监事会的博弈力量 | 第54页 |
·完善内部控制制度 | 第54页 |
·完善管理层报酬结构,加大对管理层财务造假的惩罚力度 | 第54-55页 |
·建立健全外部公司治理提高会计信息披露质量的建议 | 第55-59页 |
·完善会计准则 | 第55-56页 |
·完善政府监管部门的监督制度 | 第56-57页 |
·增强独立审计的监督力度 | 第57-59页 |
7 结论 | 第59-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5页 |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 第65-67页 |
致谢 | 第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