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窝活性炭脱硫性能的研究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9页 |
1 前言 | 第9-21页 |
·炭法脱硫技术 | 第9-10页 |
·炭法脱硫剂——活性炭 | 第10-15页 |
·原料 | 第10-11页 |
·制备方法 | 第11-12页 |
·活性炭的形状 | 第12-13页 |
·活性炭的物理化学特性 | 第13-15页 |
·蜂窝活性炭及其应用 | 第15-19页 |
·蜂窝状活性炭的结构特性 | 第15页 |
·蜂窝状活性炭的吸附性能 | 第15-16页 |
·蜂窝活性炭的制备 | 第16-18页 |
·蜂窝状活性炭的应用 | 第18-19页 |
·本文主要研究的内容 | 第19-21页 |
·选题意义 | 第19页 |
·研究内容 | 第19-21页 |
2 试验材料及方法 | 第21-30页 |
·试验原料及试剂 | 第21页 |
·实验仪器设备 | 第21-22页 |
·模拟烟气 | 第22页 |
·脱硫材料 | 第22-23页 |
·试验装置及工作原理 | 第23-26页 |
·挤压成型机 | 第23页 |
·电炉炭化活化试验装置 | 第23-24页 |
·烟气脱硫试验装置 | 第24-25页 |
·流体力学性能测试装置 | 第25-26页 |
·主要分析项目、分析方法及主要计算公式 | 第26-30页 |
·气体分析 | 第26-27页 |
·碘吸附 | 第27页 |
·蜂窝活性炭收率和烧失率 | 第27-28页 |
·蜂窝活性炭粒径收缩 | 第28页 |
·比表面积和孔径分布 | 第28页 |
·X射线衍射(XRD) | 第28页 |
·光电子能谱分析(XPS) | 第28-29页 |
·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IR) | 第29页 |
·扫描电镜(SEM) | 第29页 |
·压降 | 第29-30页 |
3 糠醛渣蜂窝活性炭的制备 | 第30-52页 |
·糠醛渣炭和糠醛渣活性炭 | 第30-36页 |
·原料(糠醛渣)的热解动力学 | 第30-32页 |
·影响糠醛渣的活化因素 | 第32-36页 |
·蜂窝活性炭的制备 | 第36-40页 |
·蜂窝状活性炭材料的制备 | 第36页 |
·原料比例的影响 | 第36-37页 |
·最优制备工艺条件的确定 | 第37-40页 |
·单因素对蜂窝活性炭制备的影响 | 第40-52页 |
·活化温度 | 第40-48页 |
·活化时间 | 第48-50页 |
·CO_2的流量 | 第50-52页 |
4 蜂窝活性炭的综合评价 | 第52-59页 |
·组分对结晶的影响 | 第52-53页 |
·表面物理结构 | 第53页 |
·表面形貌 | 第53-55页 |
·表面化学性能 | 第55-59页 |
5 工艺条件对蜂窝活性炭材料脱硫性能的影响 | 第59-67页 |
·制备工艺条件对蜂窝活性炭材料脱硫性能的影响 | 第59-61页 |
·不同形状的活性炭脱硫性能的比较 | 第59-60页 |
·不同孔密度蜂窝活性炭的脱硫性能比较 | 第60-61页 |
·脱硫工艺条件对蜂窝活性炭材料脱硫性能的影响 | 第61-67页 |
·水蒸气对蜂窝状活性炭材料脱硫性能的影响 | 第61-62页 |
·装填高度对蜂窝状活性炭材料脱硫性能的影响 | 第62-64页 |
·SO_2浓度对蜂窝活性炭脱硫性能的影响 | 第64-65页 |
·温度对蜂窝活性炭脱硫性能的影响 | 第65-67页 |
6 蜂窝活性炭的流体力学性能 | 第67-72页 |
·堆积密度的测定 | 第67页 |
·不同形态活性炭的压降比较 | 第67-70页 |
·相同质量的活性炭压降的比较 | 第68页 |
·相同高度的活性炭压降的比较 | 第68-70页 |
·蜂窝活性炭不同装填高度的比较 | 第70-72页 |
7 结论与建议 | 第72-74页 |
参考文献 | 第74-78页 |
攻读硕士论文期间发表的相关论文目录 | 第78-80页 |
致谢 | 第8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