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10页 |
| 1. 课题的意义、研究现状及内容 | 第10-22页 |
| ·前言 | 第10页 |
| ·研究甲苯液相空气氧化过程中催化剂钴价态变化及与反应的关系具有重要的意义 | 第10-12页 |
| ·可缓解目前我国已内酰胺供应不足的情况 | 第10-11页 |
| ·可有效促进苯甲醛的生产 | 第11-12页 |
| ·甲苯液相空气氧化过程中催化剂钴价态变化及与反应的关系的研究现状 | 第12-20页 |
| ·甲苯液相空气氧化常用的钴催化剂 | 第12-13页 |
| ·钴催化剂的存在形式 | 第13-14页 |
| ·钴催化剂的作用机理 | 第14-18页 |
| ·钴催化剂对甲苯液相空气氧化反应的影响的研究现状 | 第18-19页 |
| ·钴催化剂对甲苯氧化动力学的影响的研究现状 | 第19-20页 |
| ·文献研究的不足 | 第20-21页 |
|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 | 第21-22页 |
| 2. 实验部分 | 第22-25页 |
| ·主要仪器设备和原料 | 第22-23页 |
| ·实验装置及操作 | 第23-24页 |
| ·典型反应条件 | 第24-25页 |
| 3. 数据处理及分析方法建立 | 第25-35页 |
| ·参数定义与计算 | 第25-26页 |
| ·甲苯及其氧化产物的分析方法及测定 | 第26-27页 |
| ·溶液配制 | 第26页 |
| ·甲苯含量分析(以内标溶液(1)为内标) | 第26页 |
| ·产物苯甲醛、苯甲酸含量的分析(以内标溶液(2)为内标) | 第26-27页 |
| ·钴离子的分析方法建立 | 第27-35页 |
| ·实验仪器及试剂 | 第27-28页 |
| ·标准曲线的绘制 | 第28页 |
| ·二价钴离子含量测定方法 | 第28-29页 |
| ·总钴离子含量测定方法 | 第29页 |
| ·三价钴离子的络合原理 | 第29页 |
| ·三价钴离子与二价钴离子的分离 | 第29-30页 |
| ·钴离子测定最佳吸收波长的选择 | 第30-31页 |
| ·显色稳定性 | 第31页 |
| ·显色剂用量的选择 | 第31-32页 |
| ·酸度的影响 | 第32页 |
| ·标准曲线 | 第32-33页 |
| ·干扰离子及消除 | 第33页 |
| ·回收率试验 | 第33-34页 |
| ·结论 | 第34-35页 |
| 4. 结果与讨论 | 第35-61页 |
| ·反应机理的提出 | 第35-43页 |
| ·甲苯液相氧化机理的提出 | 第35-37页 |
| ·钴盐作用机理的假设 | 第37-38页 |
| ·动力学方程的推导 | 第38-43页 |
| ·模拟工业条件下甲苯氧化反应产物分布 | 第43-44页 |
| ·甲苯液相空气氧化中Co~(3+)浓度以及Co~(3+)/Co~(2+)值的变化趋势 | 第44-47页 |
| ·Co~(3+)浓度的变化趋势 | 第44-46页 |
| ·不同催化剂浓度下Co~(3+)/Co~(2+)值的变化趋势 | 第46页 |
| ·不同苯甲酸用量下Co~(3+)/Co~(2+)的变化趋势 | 第46-47页 |
| ·不同[Co~(3+)/Co~(2+)]_(max)值对反应的影响 | 第47-61页 |
| ·不同[Co~(3+)/Co~(2+)]_(max)值对甲苯转化率的影响 | 第48-52页 |
| ·不同[Co~(3+)/Co~(2+)]_(max)值对苯甲醛最大收率的影响 | 第52-56页 |
| ·不同[Co~(3+)/Co~(2+)]_(max)值对苯甲酸收率的影响 | 第56-59页 |
| ·不同[Co~(3+)/Co~(2+)]_(max)值对苯甲酸选择性的影响 | 第59-61页 |
| 5. 结论 | 第61-62页 |
| 符号说明 | 第62-63页 |
| 参考文献 | 第63-69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9-71页 |
| 致谢 | 第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