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林业论文--林业基础科学论文--森林生物学论文--森林生态学论文

长白山森林景观边界的定量判定及其动态变化

中文摘要第1-7页
英文摘要第7-9页
第一章 景观边界研究概况第9-25页
   ·景观边界概念的发展第9页
   ·景观边界的特点第9-10页
   ·景观边界的分类第10-11页
   ·景观边界的时空尺度第11-13页
   ·景观边界的结构和功能第13-16页
     ·景观边界的结构第13-14页
     ·景观边界的功能第14-16页
   ·景观边界的判定第16-17页
     ·定性判定第16页
     ·定量判定第16-17页
   ·景观边界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7-23页
     ·生物多样性第18页
     ·景观边界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第18-19页
     ·干扰对景观边界的影响第19页
     ·景观边界的功能第19-20页
     ·景观边界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第20页
     ·景观边界动态指示第20-21页
     ·景观边界的成因第21页
     ·河岸带研究第21-22页
     ·景观边界的定量判定方法第22页
     ·我国景观边界研究概况第22-23页
   ·景观边界研究的发展趋势第23页
     ·景观边界形成和维持机理第23页
     ·景观边界变化预测第23页
     ·地表水/地下水边界第23页
   ·本项研究的目的意义及拟解决的关键问题第23-25页
     ·目的意义第23-24页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第24页
     ·预期目标第24-25页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及野外调查方法第25-30页
   ·研究区概况第25-27页
     ·气候第25页
     ·土壤第25-26页
     ·植被第26-27页
   ·野外调查方法第27-30页
     ·样线设置第27-28页
     ·样方设置第28页
     ·调查内容第28页
     ·样线数据整理第28-30页
第三章 景观边界定量判定第30-54页
   ·引言第30页
   ·数据来源及预处理第30-31页
   ·研究方法第31-32页
   ·结果分析第32-53页
     ·苔原/岳桦边界的判定第32-48页
     ·岳桦/云冷杉边界的判定第48-53页
   ·小结第53-54页
第四章 景观边界动态第54-78页
   ·引言第54页
   ·研究方法及数据来源第54-62页
     ·遥感数据获取第54页
     ·遥感数据的预处理第54-56页
     ·森林景观的计算机分类第56页
     ·分类结果的后处理第56-58页
     ·景观边界指标体系第58-62页
   ·结果分析第62-77页
     ·森林景观类型图第62-71页
     ·景观边界动态分析第71-77页
   ·小结第77-78页
第五章 景观边界动态与气候变化关系第78-114页
   ·引言第78页
   ·演技方法及数据来源第78-83页
     ·气象数据第78页
     ·空间数据第78-79页
     ·气候的空间模拟第79-82页
     ·景观类型的气候特征提取第82-83页
   ·结果分析第83-113页
     ·气候模型及其显著性检验第83-89页
     ·景观空间分布与气候关系的定量描述第89-111页
     ·景观边界变化与气候的关系第111-113页
   ·小结第113-114页
第六章 景观边界与环境梯度关系第114-120页
   ·引言第114页
   ·研究方法第114-115页
     ·景观类型图制作第114页
     ·环境因子趋势面产生第114-115页
   ·结果分析第115-119页
     ·海拔高度第115-116页
     ·温度第116-117页
     ·降水第117-118页
     ·坡度第118页
     ·坡向第118-119页
   ·小结第119-120页
第七章 主要结论第120-122页
参考文献第122-132页
科学研究第132-133页
致谢第133页

论文共13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DDD起搏最佳房室延迟的设置及血液动力学评价
下一篇:南宋典雅词派中的梦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