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14页 |
ABSTRACT | 第14-1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8-31页 |
第一节 INTERNET用户研究的重大意义 | 第18-27页 |
一、加强研究INTERNET用户的紧迫性 | 第18-24页 |
二、INTERNET用户研究的相对薄弱性 | 第24-27页 |
第二节 论文的主要内容、结构与特色 | 第27-31页 |
一、研究的基本思路 | 第27页 |
二、论文的主要内容 | 第27-28页 |
三、论文的结构 | 第28-29页 |
四、论文的特色与创新之处 | 第29-31页 |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研究方法 | 第31-44页 |
第一节 理论基础 | 第31-39页 |
一、网络经济的特殊规律要求中国加速发展INTERNET | 第31-35页 |
二、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的区域差异决定着INTERNET用户空间分布的差异性 | 第35-37页 |
三、INTERNET用户是一个具有许多规定和关系的丰富的总体 | 第37-39页 |
第二节 主要研究方法 | 第39-44页 |
一、基础数据的收集 | 第39-41页 |
二、统计图表法 | 第41-42页 |
三、综合研究法 | 第42-44页 |
第三章 研究背景分析 | 第44-78页 |
第一节 当代世界经济的新特点 | 第44-50页 |
一、世界经济的信息化 | 第44-46页 |
二、世界经济的网络化 | 第46-47页 |
三、世界经济的全球化 | 第47-48页 |
四、区域经济的一体化 | 第48-50页 |
第二节 INTERNET发展迅猛 | 第50-60页 |
一、衡量INTERNET发展与扩散的主要指标 | 第50-51页 |
二、INTERNET在国外的发展 | 第51-56页 |
三、INTERNET在中国的发展 | 第56-60页 |
第三节 INTERNET发展对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 第60-78页 |
一、INTERNET的发展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 第60-66页 |
二、INTERNET的发展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 第66-71页 |
三、INTERNET的发展对人口发展的影响 | 第71-78页 |
第四章 中国INTERNET用户的规模与分布 | 第78-134页 |
第一节 中国INTERNET用户规模及其变动 | 第78-87页 |
一、中国INTERNET用户规模 | 第78-81页 |
二、中国INTERNET用户规模的发展预测 | 第81-87页 |
第二节 中国INTERNET用户的空间分布 | 第87-103页 |
一、INTERNET用户空间分布的计测指标 | 第88-89页 |
二、中国INTERNET用户分布的省际差异 | 第89-98页 |
三、中国INTERNET用户在大区间的分布 | 第98-101页 |
四、中国INTERNET用户分布的地带性差异 | 第101-103页 |
第三节 影响中国INTERNET用户区域分布的因素 | 第103-130页 |
一、单因子分析 | 第104-122页 |
二、综合研究 | 第122-130页 |
本章主要结论 | 第130-134页 |
第五章 中国INTERNET用户的结构特征 | 第134-180页 |
第一节 中国INTERNET用户的自然构成 | 第134-152页 |
一、用户的年龄构成 | 第134-144页 |
二、用户的性别构成 | 第144-152页 |
第二节 中国INTERNET用户的经济结构 | 第152-170页 |
一、INTERNET用户产业构成 | 第152-163页 |
二、INTERNET用户收入构成 | 第163-170页 |
第三节 中国INTERNET用户的社会构成 | 第170-177页 |
一、文化程度构成 | 第170-175页 |
二、用户的婚姻结构 | 第175-177页 |
本章主要结论 | 第177-180页 |
第六章 从用户看中国INTERNET的发展 | 第180-206页 |
第一节 从用户人口学特征看中国INTERNET发展 | 第180-188页 |
一、促进用户规模超常规发展 | 第180-182页 |
二、实施不均衡战略,推进INTERNET的空间扩散 | 第182-183页 |
三、进一步挖掘男性用户市场,积极拓广女性用户市场 | 第183-184页 |
四、继续扩大青年用户,努力吸引中老年用户 | 第184-185页 |
五、大力开拓已婚用户市场 | 第185-186页 |
六、迅速拓广INTERNET在各行各业中的应用 | 第186-188页 |
第二节 从用户满意度看中国INTERNET发展 | 第188-192页 |
一、速度太慢是当前INTERNET发展的首要障碍 | 第188-189页 |
二、收费太高使众多潜在用户徘徊于INTERNET大门之外 | 第189-191页 |
三、服务质量较低也是制约当前INTERNET扩散的因素之一 | 第191-192页 |
第三节 中国INTERNET发展的制约因素 | 第192-200页 |
一、经济因素 | 第192-194页 |
二、文化素质因素 | 第194-195页 |
三、邮电通讯因素 | 第195-196页 |
四、其他因素 | 第196-200页 |
第四节 中国INTERNET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 第200-206页 |
一、建立健全相关法规,消除法律障碍,营造有利于INTERNET发展的法律法规环境 | 第200-201页 |
二、依法公开公有信息,优化信息资源配置,营造有利于INTERNET发展的信息流通环境 | 第201-203页 |
三、加强政府宏观调控,推行有序竞争机制,营造有利于INTERNET发展的市场经济环境 | 第203-204页 |
四、加大宣传力度,培育全民网络经济意识,营造有利于INTERNET发展的群众基础环境 | 第204-206页 |
主要参考文献 | 第206-210页 |
致谢 | 第21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