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言 | 第1-8页 |
| 一、 泸州的基本情况 | 第8-11页 |
| 二、 泸州工业发展面临的主要外部机会与威胁 | 第11-15页 |
| (一) 外部机会 | 第11-12页 |
| (二) 外部威胁 | 第12-15页 |
| 三、 泸州工业发展主要的内部优势与不足 | 第15-18页 |
| (一) 内部优势 | 第15-16页 |
| (二) 内部不足 | 第16-18页 |
| 四、 泸州工业发展的五年目标 | 第18-19页 |
| (一) 全面完成国企改革,建立适应市场经济的现代企业制度 | 第18页 |
| (二) 工业对GDP的贡献率达到45% | 第18页 |
| (三) 工业发展进入良性循环 | 第18页 |
| (四) 技术进步在工业经济增长中的贡献率达到40% | 第18-19页 |
| 五、 泸州工业发展应采取的主要战略,一般原则及相应措施 | 第19-24页 |
| (一) 发展战略选择 | 第19页 |
| (二) 发展一般原则及措施 | 第19-24页 |
| 六、 泸州工业发展战略的关键点及其发展措施 | 第24-37页 |
| (一) 关于泸州老窖股份有限公司的发展思路及措施 | 第24-28页 |
| (二) 关于泸天化、天华公司的发展思路及措施 | 第28-30页 |
| (三) 关于长工集团的发展思路及措施 | 第30-34页 |
| (四) 关于宝光药业集团的发展思路及措施 | 第34-35页 |
| (五) 关于古叙煤田的发展思路及措施 | 第35-37页 |
| 七、 泸州工业发展需要争取的几个政策 | 第37-40页 |
| (一) 国有商业银行贷款审批权政策 | 第37-38页 |
| (二) 债转股政策 | 第38页 |
| (三) 国有股减持政策 | 第38页 |
| (四) 土地使用权政策 | 第38-39页 |
| (五) 财税上缴政策 | 第39-41页 |
| (六) 外资外经权政策 | 第0-40页 |
| 参考文献 | 第40-41页 |
| 致谢 | 第4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