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外部性控制的政策机理研究--电动汽车市场化推广政策实证研究
致谢 | 第1-6页 |
中文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目录 | 第8-11页 |
1 绪论 | 第11-14页 |
·选题背景 | 第11页 |
·研究框架 | 第11-12页 |
·主要内容 | 第12-14页 |
2 理论基础 | 第14-23页 |
·市场机制与市场失灵 | 第14-16页 |
·市场机制 | 第14页 |
·市场效率 | 第14-15页 |
·市场失灵 | 第15-16页 |
·外部性 | 第16-19页 |
·外部性的概念 | 第16页 |
·外部性对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 | 第16-19页 |
·外部性的控制 | 第19-21页 |
·“庇古税”与经济补偿 | 第19-20页 |
·科斯交易 | 第20页 |
·企业合并法将外部影响内部化 | 第20页 |
·使用规定财产权法 | 第20页 |
·政府干预 | 第20-21页 |
·政府干预的合理性 | 第21-23页 |
3 清洁产品市场推广分析 | 第23-28页 |
·清洁产品与绿色市场 | 第23-24页 |
·清洁产品 | 第23-24页 |
·绿色市场 | 第24页 |
·清洁产品市场特点 | 第24-25页 |
·外部效应 | 第24-25页 |
·清洁产品项目成本高、风险大 | 第25页 |
·清洁产品的开发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 第25页 |
·清洁产品市场推广的关键因素是技术创新 | 第25页 |
·清洁产品外部性分析 | 第25-28页 |
·传统产品的外部效应 | 第26页 |
·清洁产品的外部效应 | 第26页 |
·清洁产品对传统产品外部负效应的“准内部化”分析 | 第26-28页 |
4 绿色市场经济主体分析 | 第28-35页 |
·相关经济主体利益机制分析 | 第28-32页 |
·供应方 | 第28-31页 |
·消费者 | 第31页 |
·科研机构 | 第31-32页 |
·政府 | 第32页 |
·相关经济主体相互作用关系 | 第32-35页 |
5 清洁产品相关经济主体博弈模型分析 | 第35-53页 |
·博弈论综述 | 第35-36页 |
·基本概念 | 第35页 |
·构成要素 | 第35页 |
·纳什均衡 | 第35-36页 |
·无政府参与的清洁产品市场主体博弈均衡分析 | 第36-42页 |
·企业与企业的博弈研究 | 第36-38页 |
·企业与消费者的博弈研究 | 第38-42页 |
·政府与相关经济主体的博弈分析 | 第42-51页 |
·基本假设 | 第42-43页 |
·博弈模型分析及参数确定 | 第43-44页 |
·政府与供应方的博弈 | 第44-47页 |
·政府与消费者的博弈 | 第47-50页 |
·政府支持合理性 | 第50-51页 |
·主要参数分析及政策建议 | 第51-53页 |
·参数分析 | 第51页 |
·政策建议 | 第51-53页 |
6 上海市电动汽车市场推广政策实证研究 | 第53-66页 |
·电动汽车综述 | 第53-56页 |
·电动汽车 | 第53页 |
·电动汽车的特征分析 | 第53-55页 |
·电动汽车的外部性分析 | 第55-56页 |
·基于充电费的电动汽车市场化博弈模型 | 第56-60页 |
·参数设定与模型假设 | 第57-58页 |
·博弈模型及其解 | 第58-60页 |
·电动汽车市场化博弈模型应用 | 第60-66页 |
·相关数据的引入 | 第60-62页 |
·各经济主体进入市场的临界电费(价格)分析 | 第62-63页 |
·电动汽车市场化的博弈解 | 第63-66页 |
7 结束语 | 第66-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69页 |
作者简历 | 第69-71页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