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中小企业板块运行制度研究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9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21页 |
·选题背景 | 第9-13页 |
·中小企业现状 | 第9-10页 |
·中小企业的作用 | 第10-11页 |
·中小企业融资的困难 | 第11-13页 |
·中小企业板块设立 | 第13-15页 |
·中小企业板的功能 | 第14-15页 |
·选题意义 | 第15页 |
·国内外有关研究综述 | 第15-20页 |
·国外研究综述 | 第15-17页 |
·国内研究综述 | 第17-20页 |
·本文研究思路 | 第20页 |
·本文研究方法 | 第20-21页 |
第2章 中小企业融资理论 | 第21-29页 |
·中小企业划分标准 | 第21-22页 |
·中小企业的特点 | 第22页 |
·人力资本弱 | 第22页 |
·财力、物力有限 | 第22页 |
·缺少竞争力 | 第22页 |
·企业融资理论 | 第22-26页 |
·莫迪利亚尼——米勒理论及其修正 | 第23页 |
·不对称信息理论下的新优序融资理论 | 第23-24页 |
·企业金融成长周期理论 | 第24-26页 |
·我国中小企业选择股权融资原因分析 | 第26-27页 |
·有利于获得所需资本 | 第26-27页 |
·有利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 第27页 |
·有利于扩大中小企业的知名度 | 第27页 |
·有利于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 | 第27页 |
·本章小结 | 第27-29页 |
第3章 海外有关中小企业资本市场融资的运行制度 | 第29-49页 |
·美国纳斯达克(NASDAQ)资本市场 | 第29-35页 |
·美国纳斯达克(NASDAQ)资本市场的上市标准 | 第30-32页 |
·美国纳斯达克(NASDAQ)资本市场的交易制度 | 第32-33页 |
·美国纳斯达克(NASDAQ)资本市场的退市制度 | 第33-35页 |
·美国纳斯达克(NASDAQ)资本市场的特点 | 第35页 |
·英国伦敦证券交易所AIM 市场 | 第35-38页 |
·英国伦敦证券交易所AIM 市场的上市标准 | 第36页 |
·英国伦敦证券交易所AIM 市场的交易制度 | 第36-37页 |
·英国伦敦证券交易所AIM 市场的监管制度 | 第37-38页 |
·英国伦敦证券交易所AIM 市场的特点 | 第38页 |
·香港创业板 | 第38-42页 |
·香港创业板的上市标准 | 第39-40页 |
·香港创业板的上市费用 | 第40-41页 |
·香港创业板的交易制度 | 第41页 |
·香港创业板的退市制度 | 第41-42页 |
·香港创业板的特点 | 第42页 |
·新加坡凯利板 | 第42-46页 |
·新加坡凯利板的上市标准 | 第44-45页 |
·新加坡凯利板的交易制度 | 第45页 |
·新加坡凯利板的监管制度 | 第45-46页 |
·新加坡凯利板的特点 | 第46页 |
·海外资本市场对我国中小企业板的借鉴意义 | 第46-47页 |
·本章小结 | 第47-49页 |
第4章 我国中小企业板块的运行机制 | 第49-63页 |
·我国中小企业上市分析 | 第49-52页 |
·我国中小企业海外上市分析 | 第49-51页 |
·中小企业本土上市的优势 | 第51-52页 |
·中小企业板设立背景 | 第52-53页 |
·中小企业板与主板和创业板市场体系的关系 | 第53-55页 |
·中小企业板与主板的关系 | 第53-54页 |
·中小企业板与创业板市场体系的关系 | 第54-55页 |
·中小企业板的特点 | 第55页 |
·中小企业板是现有主板市场的一个板块 | 第55页 |
·中小企业板具有相对独立性 | 第55页 |
·我国中小企业板块的定位 | 第55-56页 |
·我国中小企业板块上市公司的行业分析 | 第56-57页 |
·中小企业板块上市公司行业单一的原因 | 第56页 |
·上市公司行业单一造成的后果 | 第56-57页 |
·我国中小企业板的上市标准 | 第57-58页 |
·发行上市条件的定量标准 | 第57-58页 |
·发行上市条件的定性标准 | 第58页 |
·我国中小企业板的交易制度 | 第58-59页 |
·开盘价的形成 | 第58页 |
·收盘价的形成 | 第58页 |
·股价异常的规定 | 第58-59页 |
·关于交易席位的披露 | 第59页 |
·我国中小企业板的信息披露制度 | 第59-61页 |
·上市公司季度报告 | 第60页 |
·上市公司半年度报告 | 第60-61页 |
·上市公司年度报告 | 第61页 |
·上市公司临时报告 | 第61页 |
·我国中小企业板的退市制度 | 第61-62页 |
·本章小结 | 第62-63页 |
第5章 完善我国中小企业板运行制度对策 | 第63-71页 |
·中小企业板的问题和不足 | 第63-64页 |
·相对狭小的市场规模和庞大的融资需求之间的矛盾 | 第63页 |
·融资周期长、呆板与灵活多样化融资要求的矛盾 | 第63-64页 |
·中小企业板的制度完善 | 第64-69页 |
·完善中小企业板上市辅导制度 | 第64-65页 |
·完善中小企业板发行上市条件 | 第65-66页 |
·调整中小企业板交易制度 | 第66-69页 |
·本章小结 | 第69-71页 |
结论 | 第71-73页 |
一 本文的创新性成果 | 第71页 |
二 本文的应用前景和价值 | 第71页 |
三 研究的不足及今后研究工作的展望与设想 | 第71-73页 |
参考文献 | 第73-77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77-79页 |
致谢 | 第7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