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1 绪论 | 第9-12页 |
·课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9页 |
·无线局域网的发展及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0页 |
·本论文的研究工作 | 第10-12页 |
2 IEEE802.11 无线局域网协议 | 第12-17页 |
·IEEE802.11 无线局域网的特点 | 第12页 |
·IEEE802.11 的网络拓扑结构 | 第12-13页 |
·独立基本服务集 | 第12-13页 |
·扩展服务集 | 第13页 |
·IEEE802.11 的逻辑服务 | 第13-17页 |
·站点服务(SS) | 第14-15页 |
·分发系统服务(DSS) | 第15-17页 |
3 IEEE802.11MAC 层概述 | 第17-29页 |
·IEEE802.11 的体系结构 | 第17页 |
·MAC 层服务 | 第17-20页 |
·异步数据服务 | 第17-19页 |
·安全服务 | 第19页 |
·MSDU 的排序 | 第19-20页 |
·MAC 的帧 | 第20-26页 |
·MAC 的帧格式 | 第20-21页 |
·帧格式的类别 | 第21-26页 |
·MAC 层管理 | 第26-29页 |
·媒介访问控制子层管理实体服务访问点(MLME SAP)接口 | 第26-28页 |
·物理层管理实体服务访问点(PLME SAP)接口 | 第28-29页 |
4 CSMA/CA 的性能分析 | 第29-46页 |
·载波侦听多址访问/碰撞回避(CSMA/CA)机制 | 第29-30页 |
·CSMA/CA 机制的一般描述 | 第29页 |
·CSMA/CA 和CSMA/CD 的比较 | 第29-30页 |
·MAC 子层的两种访问机制 | 第30-35页 |
·分布式协调功能(DCF) | 第30-34页 |
·集中协调功能(PCF) | 第34-35页 |
·DCF 模式下基本访问方式的性能分析及研究 | 第35-45页 |
·二进制指数退避算法的马尔可夫链模型 | 第36-41页 |
·Markov 模型下基本接入方式的仿真模拟 | 第41-43页 |
·Markov 模型性能优化 | 第43-45页 |
·结论 | 第45-46页 |
5 基于IEEE802.11 的MAC 协议的设计 | 第46-67页 |
·实现协议的意义 | 第46页 |
·MAC 协议模块的原理、架构及通信过程 | 第46-55页 |
·MAC_Data_Service 模块 | 第47页 |
·MAC_ Management_Service 模块 | 第47-49页 |
·MLME_STA 模块 | 第49-51页 |
·MPDU_Generation_STA 模块 | 第51-53页 |
·Protocol_Control_STA 模块 | 第53页 |
·Transmission 模块 | 第53-54页 |
·Reception 模块 | 第54-55页 |
·基于μC/OS- II 的软件开发 | 第55-66页 |
·关于μC/OS- II | 第55-56页 |
·软件设计的思想 | 第56-57页 |
·软件的代码实现 | 第57-63页 |
·代码的工作机制及调试 | 第63-66页 |
·关于下一步的工作 | 第66-67页 |
6 总结与展望 | 第67-68页 |
致谢 | 第68-69页 |
参考文献 | 第69-72页 |
附录: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第72-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