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的大众传播功能分析和信息管理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1 引言 | 第9-16页 |
·研究背景 | 第9-11页 |
·市场空间和受众基础 | 第9-10页 |
·从业人员需求量扩大 | 第10页 |
·行业产值量大 | 第10-11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研究问题 | 第13-14页 |
·研究意义 | 第14页 |
·研究设计 | 第14-16页 |
·研究方法 | 第14页 |
·创新性 | 第14-15页 |
·可行性论证 | 第15-16页 |
2 手机从个人通讯工具到大众传媒的演变 | 第16-23页 |
·从个人通讯到大众传播 | 第16-17页 |
·手机与报纸媒体的对接 | 第17-19页 |
·手机与广播媒体的对接 | 第19-20页 |
·手机与电视媒体的对接 | 第20-21页 |
·手机与网络媒体的亲密接触 | 第21-23页 |
3 手机作为新兴大众传媒的功能分析 | 第23-32页 |
·手机的传播特性分析 | 第23-25页 |
·手机的人际传播特性分析 | 第23-24页 |
·手机的大众传播特性分析 | 第24-25页 |
·从突发性事件分析手机的媒介功能 | 第25-32页 |
·突发性事件强化手机的大众传播功能 | 第25-26页 |
·案例:百万短信“骤停”湛江暴雨 | 第26页 |
·手机传播优势分析 | 第26-29页 |
·手机媒体信息管理存在的问题 | 第29-32页 |
4 手机的媒介发展前景 | 第32-40页 |
·快速发展的增值业务加快手机产业化进程 | 第32-35页 |
·手机短信经济看涨 | 第32-33页 |
·手机广告的发展势态及存在问题 | 第33-35页 |
·未来手机增值业务的多样化发展 | 第35页 |
·手机媒体时代即将全面来临 | 第35-37页 |
·3G 蓝图 | 第35-36页 |
·三网合一,机遇与挑战并存 | 第36-37页 |
·未来手机的功能预测 | 第37-40页 |
5 如何管理手机信息内容 | 第40-50页 |
·树立手机新媒介传播观念 | 第40-41页 |
·手机信息内容的分类和垃圾短信的界定 | 第41-43页 |
·手机信息内容分类 | 第41-42页 |
·垃圾短信的界定 | 第42-43页 |
·垃圾短信治理建议 | 第43-50页 |
·国外治理垃圾短信的经验 | 第43-45页 |
·立法先行——用法律法规禁止垃圾短信 | 第45-47页 |
·技术监控——用技术手段防治垃圾短信 | 第47-50页 |
6 结论 | 第50-51页 |
致谢 | 第51-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5页 |
附录 | 第55-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