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诉讼法论文

“春秋决狱”之《公羊传》

中文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8页
引言第8-9页
第一章 决狱依据——《公羊传》第9-20页
 第一节 两汉《公羊传》的传授和发展第9-10页
  一 《公羊传》的传授第9页
  二 董仲舒对《公羊传》的发展第9-10页
 第二节 《公羊传》之经权观第10-20页
  一 经权观的内涵第10-11页
  二 "经"所包含的内容第11-16页
   (一) 王道——"大一统"第11-13页
   (二) 礼第13-14页
   (三) 仁义第14-16页
  三 "权"所包含的内容第16-17页
   (一) 行专第16-17页
   (二) 不以亲亲害尊尊第17页
  四 "经""权"关系第17-20页
   (一) 经权地位的不平等性第17-18页
   (二) 权的适用条件第18-20页
第二章 春秋决狱第20-24页
 第一节 "春秋决狱"的内涵和性质第20-21页
  一 "春秋决狱"内涵第20页
  二 "春秋决狱"的性质第20-21页
 第二节 "春秋决狱"原则第21-24页
  一 本其事第21-22页
  二 原其志第22页
  三 原则的适用第22-24页
第三章 《公羊传》决狱案例第24-36页
 第一节 经义入律第24-26页
  一 亲亲得相首匿第24-25页
  二 诛首恶第25-26页
 第二节 经义决狱第26-32页
  一 君臣之义第26-28页
   (一) 君亲无将,将而诛焉第26-27页
   (二) 诸侯不得专地第27页
   (三) 讥世卿第27-28页
  二 夫妇之义第28页
  三 父子之义第28-29页
  四 行专第29页
  五 善善及子孙 恶恶止其身第29-30页
  六 为亲者讳第30页
  七 君子大居正第30-31页
  八 以功覆过第31-32页
  九 诛君之子不立第32页
 第三节 成例断案第32-36页
  一 卫太子案第32-33页
  二 昌邑王案第33-34页
  三 赵昭仪案第34页
  四 庞参案第34-36页
结语第36-37页
注释第37-41页
参考文献第41-43页
后记第43-44页

论文共4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论检察权的监督制约机制
下一篇:知识产权确认不侵权之诉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