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应力混凝土靠船桩动力性能研究
|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9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9-26页 |
| ·概述 | 第9页 |
| ·我国港口中常用的防冲设备 | 第9-17页 |
| ·护木 | 第10-11页 |
| ·橡胶护舷 | 第11-14页 |
| ·靠船桩 | 第14-15页 |
| ·靠船簇桩 | 第15-17页 |
| ·问题的提出 | 第17-18页 |
| ·单桩水平动力分析研究现状 | 第18-24页 |
| ·连续介质解析理论 | 第19-20页 |
| ·文克尔地基梁模型法 | 第20-21页 |
| ·有限元和边界元理论 | 第21-24页 |
|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路线和方法 | 第24-26页 |
| 第二章 预应力混凝土靠船桩试验研究 | 第26-38页 |
| ·概述 | 第26页 |
| ·试验概况 | 第26-28页 |
| ·试件安装 | 第26-27页 |
| ·加载方案 | 第27-28页 |
| ·试验结果及分析 | 第28-31页 |
| ·荷载—挠度曲线 | 第28-29页 |
| ·裂缝形态 | 第29-30页 |
| ·裂缝宽度 | 第30页 |
| ·裂缝闭合性能 | 第30-31页 |
| ·实测结果汇总 | 第31页 |
| ·预应力混凝土靠船桩理论计算分析 | 第31-37页 |
| ·混凝土强度的影响 | 第33-34页 |
| ·张拉控制应力和截面配筋的影响 | 第34-36页 |
| ·变形能 | 第36-37页 |
| ·本章小结 | 第37-38页 |
| 第三章 预应力混凝土靠船桩动力响应数学模型研究 | 第38-61页 |
| ·概述 | 第38页 |
| ·Winkler 模型基本假定及求解 | 第38-45页 |
| ·Pasternak 模型求解 | 第45-48页 |
| ·Timoshenko 模型基本假定及求解 | 第48-57页 |
| ·基本方程 | 第48-53页 |
| ·撞击荷载作用下的响应求解 | 第53-57页 |
| ·三种模型动力响应比较 | 第57-60页 |
| ·固有频率比较 | 第57-58页 |
| ·动力响应比较 | 第58-60页 |
| ·本章小结 | 第60-61页 |
| 第四章 预应力混凝土靠船桩有限元分析基本理论 | 第61-75页 |
| ·概述 | 第61页 |
| ·有限元法的基本理论 | 第61-63页 |
| ·连续体的离散化 | 第61页 |
| ·选择位移模式 | 第61-62页 |
| ·单元刚度矩阵 | 第62-63页 |
| ·总体刚度矩阵 | 第63页 |
| ·边界条件 | 第63页 |
| ·求结点位移 | 第63页 |
| ·钢筋混凝土有限元模型的选择 | 第63-70页 |
| ·有限元模型 | 第63-64页 |
| ·混凝土SOLID65 单元 | 第64-69页 |
| ·混凝土裂缝处理 | 第69-70页 |
| ·钢筋混凝土材料的本构关系 | 第70-74页 |
| ·混凝土本构关系 | 第70-72页 |
| ·预应力筋的模拟及本构关系 | 第72-74页 |
| ·本章小结 | 第74-75页 |
| 第五章 预应力混凝土靠船桩应变性能研究 | 第75-94页 |
| ·概述 | 第75页 |
| ·基本假定 | 第75页 |
| ·瞬态动力分析 | 第75-78页 |
| ·荷载模式 | 第78-79页 |
| ·阻尼系数 | 第79-80页 |
| ·计算工况与材料参数 | 第80-81页 |
| ·网格划分 | 第81-82页 |
| ·变形性能分析 | 第82-91页 |
| ·混凝土强度的影响 | 第84-87页 |
| ·初始张拉应力的影响 | 第87-90页 |
| ·动力与静力比较 | 第90-91页 |
| ·抗裂性能分析 | 第91-92页 |
| ·本章小结 | 第92-94页 |
|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 第94-96页 |
| ·结论 | 第94-95页 |
| ·进一步研究的建议 | 第95-96页 |
| 致谢 | 第96-97页 |
| 参考文献 | 第97-100页 |
|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著 | 第10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