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7页 |
英文摘要 | 第7-8页 |
引言 | 第8-10页 |
第一章 现代人格的本质及特征 | 第10-29页 |
第一节 人格及其本质 | 第10-14页 |
一、人格的涵义 | 第10-13页 |
二、人格的本质特征 | 第13-14页 |
第二节 中、西方传统人格理论的扬弃 | 第14-29页 |
一、中国古代传统人格理论的精华 | 第14-15页 |
二、中国古代传统人格理论的糟粕 | 第15-17页 |
三、中国近现代人格理论发展的特点 | 第17-19页 |
四、对中、西方传统人格理论的取舍 | 第19-29页 |
第二章 社会发展与当代青少年人格形成 | 第29-43页 |
第一节 社会生产方式变化与人格形成 | 第30页 |
第二节 社会教化方式变革与人格形成 | 第30-32页 |
第三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与人格形成 | 第32-35页 |
一、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人格形成 | 第32-34页 |
二、市场经济呼唤现代人格 | 第34-35页 |
第四节 当代青少年人格形成 | 第35-43页 |
一、当代青少年人格特点 | 第35页 |
二、当代青少年人格变化 | 第35-37页 |
三、当代青少年现代人格塑造的价值理念 | 第37-39页 |
四、我国现代化与青少年现代人格塑造 | 第39-43页 |
第三章 中职德育教育及其作用 | 第43-60页 |
第一节 中等职业教育的涵义及其发展现状 | 第43-50页 |
一、职业教育及其发展现状 | 第43-48页 |
二、我国中等职业教育及其现状 | 第48-50页 |
第二节 中职德育教育与中职学生人格塑造的关系 | 第50-52页 |
一、中职德育教育是中职学生人格塑造的理想平台 | 第51页 |
二、中职学生人格塑造贯穿于中职德育教育的始终 | 第51页 |
三、加强中职德育教育可以促成中职学生人格形成 | 第51-52页 |
四、强化中职学生人格素质可以提升中职德育教育 | 第52页 |
第三节 中职德育教育对中职学生人格形成的作用 | 第52-58页 |
一、中职德育教育有利于中职学生民族精神的增强 | 第52-53页 |
二、中职德育教育有利于中职学生理想信念的坚定 | 第53页 |
三、中职德育教育有利于中职学生道德品质的提高 | 第53-55页 |
四、中职德育教育有利于中职学生文明行为的加强 | 第55-56页 |
五、中职德育教育有利于中职学生法制意识的强化 | 第56-57页 |
六、中职德育教育有利于中职学生健康心理的塑造 | 第57-58页 |
第四节 中职德育教育培育现代人格的误区 | 第58-60页 |
一、教育的功利化倾向导致了现代人格教育的失落 | 第58页 |
二、教育的单一化模式降低了人格培育的层次 | 第58-59页 |
三、教育的封闭性降低了人格教育的速度和效益 | 第59-60页 |
第四章 中职德育教育对中职学生现代人格塑造的影响 | 第60-69页 |
第一节 教学内容和学习态度对中职学生现代人格塑造的影响 | 第60-62页 |
一、教学内容及其对中职学生现代人格塑造的影响 | 第60-61页 |
二、学习态度及其对中职学生现代人格塑造的影响 | 第61-62页 |
第二节 知识储备和育人功能对中职学生现代人格塑造的影响 | 第62-64页 |
一、知识储备及其对中职学生现代人格塑造的影响 | 第62-63页 |
二、育人功能及其对中职学生现代人格塑造的影响 | 第63-64页 |
第三节 社区环境和同伴交往对中职学生现代人格塑造的影响 | 第64-66页 |
一、社区环境及其对中职学生现代人格塑造的影响 | 第64-65页 |
二、同伴交往及其对中职学生现代人格塑造的影响 | 第65-66页 |
第四节 学生素质和社会要求对中职学生现代人格塑造的影响 | 第66-69页 |
一、学生素质及其对中职学生现代人格塑造的影响 | 第66-67页 |
二、社会要求及其对中职学生现代人格塑造的影响 | 第67-69页 |
第五章 德育教育中青少年现代人格塑造的探索 | 第69-84页 |
第一节 教育目标要突出青少年人格塑造重点 | 第70-72页 |
一、以符合社会发展为前提,及时有效的确定和调整青少年现代人格标准 | 第70-71页 |
二、以现有青少年人格标准为基础,做好青少年现代人格纠偏和重塑工作 | 第71-72页 |
第二节 教育内容要强化青少年现代人格素质 | 第72-74页 |
一、青少年现代人格塑造要始终融会于德育教育的内容 | 第72-73页 |
二、青少年现代人格塑造要符合德育教育的目标及要求 | 第73-74页 |
第三节 教育方法要适应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 | 第74-76页 |
一、青少年现代人格塑造要讲究教学方法,要言传身教 | 第74-75页 |
二、青少年现代人格塑造要适应青少年身心发展的规律 | 第75-76页 |
第四节 教育途径要加速青少年现代人格形成 | 第76-80页 |
一、青少年现代人格塑造要突出特点,要形式多样 | 第77-79页 |
二、青少年现代人格塑造要利用高科技和大众传媒 | 第79-80页 |
第五节 教育环境要促进青少年人格全面发展 | 第80-84页 |
一、要注重社会环境,构建家庭、学校、社区“三位一体”的教育模式 | 第80-82页 |
二、要利用现有资源,实现资源共享,促使青少年人格全面健康的发展 | 第82-84页 |
结束语 | 第84-85页 |
参考文献 | 第85-86页 |
附件1:甘肃省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德育状况调查表 | 第86-88页 |
附件2:甘肃省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德育状况调查数据统计表 | 第88-89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第89-90页 |
致谢 | 第9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