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职业技术教育论文--思想政治教育、德育论文

中职德育教育与青少年现代人格塑造研究

中文摘要第1-7页
英文摘要第7-8页
引言第8-10页
第一章 现代人格的本质及特征第10-29页
 第一节 人格及其本质第10-14页
  一、人格的涵义第10-13页
  二、人格的本质特征第13-14页
 第二节 中、西方传统人格理论的扬弃第14-29页
  一、中国古代传统人格理论的精华第14-15页
  二、中国古代传统人格理论的糟粕第15-17页
  三、中国近现代人格理论发展的特点第17-19页
  四、对中、西方传统人格理论的取舍第19-29页
第二章 社会发展与当代青少年人格形成第29-43页
 第一节 社会生产方式变化与人格形成第30页
 第二节 社会教化方式变革与人格形成第30-32页
 第三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与人格形成第32-35页
  一、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人格形成第32-34页
  二、市场经济呼唤现代人格第34-35页
 第四节 当代青少年人格形成第35-43页
  一、当代青少年人格特点第35页
  二、当代青少年人格变化第35-37页
  三、当代青少年现代人格塑造的价值理念第37-39页
  四、我国现代化与青少年现代人格塑造第39-43页
第三章 中职德育教育及其作用第43-60页
 第一节 中等职业教育的涵义及其发展现状第43-50页
  一、职业教育及其发展现状第43-48页
  二、我国中等职业教育及其现状第48-50页
 第二节 中职德育教育与中职学生人格塑造的关系第50-52页
  一、中职德育教育是中职学生人格塑造的理想平台第51页
  二、中职学生人格塑造贯穿于中职德育教育的始终第51页
  三、加强中职德育教育可以促成中职学生人格形成第51-52页
  四、强化中职学生人格素质可以提升中职德育教育第52页
 第三节 中职德育教育对中职学生人格形成的作用第52-58页
  一、中职德育教育有利于中职学生民族精神的增强第52-53页
  二、中职德育教育有利于中职学生理想信念的坚定第53页
  三、中职德育教育有利于中职学生道德品质的提高第53-55页
  四、中职德育教育有利于中职学生文明行为的加强第55-56页
  五、中职德育教育有利于中职学生法制意识的强化第56-57页
  六、中职德育教育有利于中职学生健康心理的塑造第57-58页
 第四节 中职德育教育培育现代人格的误区第58-60页
  一、教育的功利化倾向导致了现代人格教育的失落第58页
  二、教育的单一化模式降低了人格培育的层次第58-59页
  三、教育的封闭性降低了人格教育的速度和效益第59-60页
第四章 中职德育教育对中职学生现代人格塑造的影响第60-69页
 第一节 教学内容和学习态度对中职学生现代人格塑造的影响第60-62页
  一、教学内容及其对中职学生现代人格塑造的影响第60-61页
  二、学习态度及其对中职学生现代人格塑造的影响第61-62页
 第二节 知识储备和育人功能对中职学生现代人格塑造的影响第62-64页
  一、知识储备及其对中职学生现代人格塑造的影响第62-63页
  二、育人功能及其对中职学生现代人格塑造的影响第63-64页
 第三节 社区环境和同伴交往对中职学生现代人格塑造的影响第64-66页
  一、社区环境及其对中职学生现代人格塑造的影响第64-65页
  二、同伴交往及其对中职学生现代人格塑造的影响第65-66页
 第四节 学生素质和社会要求对中职学生现代人格塑造的影响第66-69页
  一、学生素质及其对中职学生现代人格塑造的影响第66-67页
  二、社会要求及其对中职学生现代人格塑造的影响第67-69页
第五章 德育教育中青少年现代人格塑造的探索第69-84页
 第一节 教育目标要突出青少年人格塑造重点第70-72页
  一、以符合社会发展为前提,及时有效的确定和调整青少年现代人格标准第70-71页
  二、以现有青少年人格标准为基础,做好青少年现代人格纠偏和重塑工作第71-72页
 第二节 教育内容要强化青少年现代人格素质第72-74页
  一、青少年现代人格塑造要始终融会于德育教育的内容第72-73页
  二、青少年现代人格塑造要符合德育教育的目标及要求第73-74页
 第三节 教育方法要适应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第74-76页
  一、青少年现代人格塑造要讲究教学方法,要言传身教第74-75页
  二、青少年现代人格塑造要适应青少年身心发展的规律第75-76页
 第四节 教育途径要加速青少年现代人格形成第76-80页
  一、青少年现代人格塑造要突出特点,要形式多样第77-79页
  二、青少年现代人格塑造要利用高科技和大众传媒第79-80页
 第五节 教育环境要促进青少年人格全面发展第80-84页
  一、要注重社会环境,构建家庭、学校、社区“三位一体”的教育模式第80-82页
  二、要利用现有资源,实现资源共享,促使青少年人格全面健康的发展第82-84页
结束语第84-85页
参考文献第85-86页
附件1:甘肃省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德育状况调查表第86-88页
附件2:甘肃省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德育状况调查数据统计表第88-89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第89-90页
致谢第90页

论文共9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无线局域网中一种基于SIP的嵌入式语音终端设计与实现
下一篇:反复熔铸对非贵金属烤瓷合金机械性能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