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引言 | 第8-10页 |
第一节 “年鉴学派”称谓分歧 | 第10-12页 |
第二节 新历史主义与年鉴学派发展脉络 | 第12-17页 |
一 勾勒年鉴运动 | 第12-14页 |
二 速写新历史主义 | 第14-17页 |
第三节 文学理论视阈下的年鉴运动 | 第17-23页 |
一 从地窖到阁楼:结构主义年鉴学派 | 第17-18页 |
二 从阁楼到地窖:后结构主义年鉴学派 | 第18-19页 |
三 福柯、斯特劳斯与年鉴学派 | 第19-23页 |
第四节 新历史主义与年鉴学派的史观比较 | 第23-37页 |
一 转型与决裂:“兰克典范”批判 | 第23-25页 |
二 重新回归与彻底颠覆 | 第25-28页 |
三 大写历史、小写历史与新历史 | 第28-33页 |
四 科学之历史、非科学之历史与反科学之历史 | 第33-34页 |
五 总体史与微观史 | 第34-37页 |
第五节 年鉴学派的技艺与新历史主义的操作 | 第37-44页 |
第六节 个案分析:用年鉴学派的技艺解读文本 | 第44-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3页 |
后记 | 第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