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0页 |
| 1 前言 | 第10-33页 |
| ·文献综述 | 第10-31页 |
| ·植物基因工程研究的进展 | 第10-12页 |
| ·小麦基因工程的研究进展 | 第12-24页 |
| ·高分子谷蛋白(HMW)基因的遗传及与品质的关系 | 第24-27页 |
| ·辐射诱变对作物遗传转化的影响 | 第27-31页 |
|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31-33页 |
| 2 材料与方法 | 第33-43页 |
| ·试验材料 | 第33页 |
| ·质粒的构建 | 第33-34页 |
| ·质粒转化方法 | 第34-37页 |
| ·花粉管通道法 | 第34页 |
| ·基因枪转化法 | 第34-37页 |
| ·转基因植株检测 | 第37-41页 |
| ·植株叶片全DNA的提取 | 第37页 |
| ·PCR扩增 | 第37-39页 |
| ·POR—Southern杂交 | 第39-41页 |
| ·HMW-GS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的测定 | 第41-43页 |
| ·HMW-GS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的提取 | 第41-42页 |
| ·蛋白分离 | 第42-43页 |
| 3 结果和分析 | 第43-58页 |
| ·基因枪法转化小麦的研究 | 第43-52页 |
| ·组织培养的基因型效应 | 第43页 |
| ·低温处理的培养效果 | 第43-45页 |
| ·不同外植体的培养效果 | 第45-47页 |
| ·不同培养基的培养效果 | 第47-48页 |
| ·照射后愈伤组织重量的变化 | 第48-49页 |
| ·辐射处理后愈伤组织的超微结构的变化 | 第49-51页 |
| ·基因枪转化5+10基因的植株再生及PCR检测 | 第51-52页 |
| ·PCR—Southern杂交检测结果 | 第52页 |
| ·花粉管通道法转化小麦 | 第52-56页 |
| ·γ射线不同剂量照射对品种结实率的影响 | 第52-53页 |
| ·T_1代SDS—PAGE电泳检测导入目的基因 | 第53-55页 |
| ·T_2代PCR扩增检测导入目的基因 | 第55页 |
| ·T_2代PCR—Southern杂交检测目的基因 | 第55-56页 |
| ·转基因品系农艺性状的分析 | 第56-57页 |
| ·转基因品系品质性状的分析 | 第57-58页 |
| 4 讨论 | 第58-61页 |
| ·关于转基因后代的性状多样性问题 | 第58页 |
| ·照射后结实率、愈伤重量及超微结构变化 | 第58-59页 |
| ·低剂量辐射对遗传转化的影响 | 第59-60页 |
| ·基因枪转化法中辐射剂量的选择 | 第60-61页 |
| 5 结论 | 第61-62页 |
| 参考文献 | 第62-73页 |
| 图版说明 | 第73-75页 |
| 图版Ⅰ | 第75-76页 |
| 图版Ⅱ | 第76-77页 |
| 图版Ⅲ | 第77-78页 |
| 图版Ⅳ | 第78-79页 |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获奖成果 | 第79-80页 |
| 作者简历 | 第80-81页 |
| 致谢 | 第81-82页 |
| 附件 | 第82-9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