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20页 |
·论文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 第11-14页 |
·论文选题的背景 | 第11-12页 |
·论文选题的意义 | 第12-14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4-18页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4-16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6-18页 |
·论文的写作方法及思路 | 第18-19页 |
·论文的写作方法 | 第18页 |
·论文的写作思路 | 第18-19页 |
·论文的创新之处 | 第19-20页 |
第2章 论文写作相关理论综述 | 第20-32页 |
·免疫理论 | 第20-22页 |
·利率风险 | 第20页 |
·现金流的匹配 | 第20-21页 |
·Redington的免疫理论 | 第21-22页 |
·资产组合理论 | 第22-26页 |
·资产风险与资产组合风险 | 第22-23页 |
·风险资产与无风险资产之间的资本配置 | 第23-24页 |
·最优风险资产组合 | 第24-26页 |
·精算评估理论 | 第26-31页 |
·精算假设基本要素 | 第26-27页 |
·年金成本评估方法 | 第27-31页 |
·本章小结 | 第31-32页 |
第3章 中国人寿企业年金业务现状及分析 | 第32-43页 |
·中国人寿企业年金业务现状 | 第32-37页 |
·中国人寿企业年金业务的组织架构 | 第32-33页 |
·中国人寿面临的企业年金市场格局 | 第33-35页 |
·中国人寿企业年金业务的主要竞争者 | 第35-37页 |
·中国人寿企业年金业务存在的问题 | 第37-40页 |
·企业年金基金的收益不稳定 | 第37页 |
·企业年金业务开拓能力有局限性 | 第37-38页 |
·企业年金业务的产品结构单一 | 第38-39页 |
·保险资金运用与管理上不能满足需求 | 第39-40页 |
·投资管理上存在法律障碍 | 第40页 |
·中国人寿企业年金业务问题的成因分析 | 第40-42页 |
·政策性原因分析 | 第40-42页 |
·企业内部原因分析 | 第42页 |
·本章小结 | 第42-43页 |
第4章 中国人寿复合式企业年金业务运作模式 | 第43-58页 |
·复合式企业年金业务运作模式的建立 | 第43-51页 |
·复合式企业年金业务内涵与特征 | 第43-44页 |
·建立复合式企业年金业务运作模式的原则 | 第44-47页 |
·复合式企业年金业务运作模式的设计 | 第47-51页 |
·复合式企业年金业务运作模式下的成本评估及资产负债匹配 | 第51-57页 |
·基于精算假设的成本评估 | 第51-55页 |
·复合式企业年金业务的资产负债匹配 | 第55-57页 |
·本章小结 | 第57-58页 |
第5章 推进复合式企业年金业务的措施 | 第58-65页 |
·完善企业内部制度 | 第58-62页 |
·完善人力资源管理 | 第58-59页 |
·提高资产管理能力 | 第59-61页 |
·完善管理方式提升服务水平 | 第61-62页 |
·拓宽销售渠道 | 第62-64页 |
·整合现有销售渠道 | 第62-63页 |
·开拓大行业大系统市场 | 第63-64页 |
·本章小结 | 第64-65页 |
结论 | 第65-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69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69-70页 |
致谢 | 第70-71页 |
个人简历 | 第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