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3页 |
Abstract | 第3-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7-12页 |
第一节 研究的背景、目的和意义 | 第7-8页 |
一、研究的背景 | 第7页 |
二、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7-8页 |
第二节 研究的范围 | 第8-10页 |
第三节 研究的方法、创新点和难点 | 第10-12页 |
一、研究方法 | 第10页 |
二、本文的创新点 | 第10-11页 |
三、论文的难点 | 第11-12页 |
第二章 企业国际化经营战略的相关理论 | 第12-20页 |
第一节 国际化经营的概念与形式 | 第12-13页 |
第二节 国际化经营的相关理论 | 第13-15页 |
一、有关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的理论 | 第13-14页 |
二、对外直接投资理论 | 第14页 |
三、竞争优势理论 | 第14-15页 |
第三节 经营战略的概念和理论 | 第15-20页 |
一、经营战略理论的总体论述 | 第15-17页 |
二、经营战略理论的具体论述 | 第17-20页 |
第三章 黑龙江省发电设备制造企业现状与趋势分析 | 第20-35页 |
第一节 国内外发电设备制造行业现状 | 第20-29页 |
一、世界发电设备市场及行业发展趋势 | 第20-22页 |
二、国内行业情况 | 第22-29页 |
第二节 黑龙江省发电设备制造企业的现状与趋势 | 第29-35页 |
一、黑龙江省发电设备制造企业简介 | 第29-32页 |
二、进入国际市场的发展历程 | 第32-35页 |
第四章 黑龙江省发电设备制造企业国际竞争力分析 | 第35-65页 |
第一节 “钻石体系”理论的概念 | 第35-36页 |
第二节 黑龙江省发电设备制造企业国际竞争力影响因素分析 | 第36-60页 |
一、生产要素 | 第36-45页 |
二、需求条件 | 第45-49页 |
三、相关和支持性产业 | 第49-53页 |
四、企业的战略、结构和竞争对手 | 第53-56页 |
五、机会 | 第56-58页 |
六、政府 | 第58-60页 |
第三节 黑龙江发电制造企业国际竞争力综合分析 | 第60-65页 |
一、黑龙江发电设备制造企业的国际地位 | 第60-61页 |
二、黑龙江省发电设备的国际竞争力 | 第61-65页 |
第五章 黑龙江省发电设备制造企业的国际化经营战略目标与原则 | 第65-72页 |
第一节 战略定位与战略目标 | 第65-68页 |
一、战略定位 | 第65-66页 |
二、战略目标 | 第66-68页 |
第二节 战略原则 | 第68-72页 |
一、坚持以市场为导向、科学管理企业的原则 | 第68-69页 |
二、坚持充分发挥市场竞争机制与政府作用相结合的原则 | 第69-70页 |
三、坚持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的原则 | 第70-71页 |
四、坚持人才兴企,科技先行的原则 | 第71-72页 |
第六章 黑龙江省发电设备制造企业国际化经营的思路与对策 | 第72-81页 |
第一节 政策措施 | 第72-77页 |
一、全面实施依法行政、依法治企,提高企业国际信誉度 | 第72-73页 |
二、合理利用外资,加强国际对话能力 | 第73-74页 |
三、开发研究中心和生产基地,完善科技创新开发体系 | 第74-75页 |
四、改善吸引外资环境,扩展融资渠道 | 第75页 |
五、促进安全、环保、节能新技术的发展 | 第75-76页 |
六、推动国企改革,促进产业结构逐步优化 | 第76-77页 |
第二节 黑龙江省发电设备制造企业国际化发展对策 | 第77-81页 |
一、实施全球化战略,积极参与产业分工 | 第77-78页 |
二、加大技术投入,提高产品质量和成套能力 | 第78-79页 |
三、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增强盈利能力 | 第79-80页 |
四、树立技术领先战略,优化自主品牌 | 第80-81页 |
第七章 结论 | 第81-83页 |
一、本文研究结论 | 第81-82页 |
二、本论文的局限性 | 第82-83页 |
参考文献 | 第83-86页 |
致谢 | 第86-8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