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复式抽油机控制系统的研究
|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2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2-20页 |
| ·课题的目的和意义 | 第12页 |
| ·油田用抽油机的技术发展现状及其趋势 | 第12-15页 |
| ·抽油机技术发展的现状 | 第12-14页 |
| ·抽油机技术发展的趋势 | 第14-15页 |
| ·直线电机应用和发展概况 | 第15-18页 |
| ·直线电机概述 | 第15-16页 |
| ·直线电机的发展 | 第16-18页 |
| ·中国直线电机的历史与发展 | 第18页 |
| ·直线电机抽油机的应用和发展概况 | 第18-19页 |
|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9-20页 |
| 第2章 直线电机抽油机控制系统基本理论 | 第20-35页 |
| ·直线电机工作原理 | 第20-21页 |
| ·直线电机基本结构 | 第20-21页 |
| ·直线电机的工作原理 | 第21页 |
| ·抽油机用直线电机方案的比较 | 第21-22页 |
| ·永磁直线抽油机结构及其原理 | 第22-23页 |
| ·永磁同步直线电机的数学模型 | 第23-26页 |
| ·永磁同步直线电机的控制策略 | 第26-29页 |
| ·矢量控制的基本原理 | 第26页 |
| ·矢量控制的坐标变换 | 第26-27页 |
| ·转子磁链定向控制 | 第27-29页 |
| ·电压空间矢量SVPWM 技术的基本原理 | 第29-34页 |
| ·电压矢量和磁链矢量的关系 | 第29-30页 |
| ·SVPWM 原理 | 第30-34页 |
| ·本章小结 | 第34-35页 |
| 第3章 控制系统的建模与仿真 | 第35-48页 |
| ·建模工具简介 | 第35页 |
| ·永磁式同步直线电机抽油机仿真模型 | 第35-42页 |
| ·直线电机模块 | 第36-37页 |
| ·坐标变换模块(dq-αβ) | 第37-38页 |
| ·坐标变换模块(dq-abc) | 第38页 |
| ·SVPWM 模块 | 第38-42页 |
| ·仿真结果及结论 | 第42-47页 |
| ·额定速度空载启动 | 第43-44页 |
| ·额定速度下最大推力启动 | 第44-45页 |
| ·梯形波速度最大推力运行 | 第45-46页 |
| ·梯形波速度实际负载运行 | 第46-47页 |
| ·本章小结 | 第47-48页 |
| 第4章 电机控制系统的硬件实现 | 第48-61页 |
| ·控制系统概述 | 第48-49页 |
| ·控制系统最小系统核心板设计 | 第49-53页 |
| ·数字信号处理器(DSP) | 第49页 |
| ·最小系统外设结构 | 第49-53页 |
| ·系统主回路简介 | 第53-58页 |
| ·整流电路 | 第53页 |
| ·直流稳压电源供电电路设计 | 第53-55页 |
| ·功率驱动电路 | 第55-58页 |
| ·采样与检测 | 第58-60页 |
| ·相电流的检测电路 | 第58-59页 |
| ·直线电机的位置检测 | 第59-60页 |
| ·本章小结 | 第60-61页 |
| 第5章 控制系统的软件实现 | 第61-67页 |
| ·系统概述 | 第61页 |
| ·DSP 软件开发系统 | 第61-62页 |
| ·主程序设计 | 第62-63页 |
| ·中断服务子程序 | 第63-66页 |
| ·电流采样程序模块 | 第63-64页 |
| ·SVPWM 的DSP 实现方法 | 第64-65页 |
| ·PID 调节器 | 第65-66页 |
| ·串口通信 | 第66页 |
| ·本章小结 | 第66-67页 |
| 第6章 抽油机负面问题的影响 | 第67-74页 |
| ·长线传输的问题 | 第67-71页 |
| ·潜油电泵变频驱动状况 | 第67页 |
| ·波反射过电压 | 第67-69页 |
| ·共模轴电压和轴承电流的分析 | 第69页 |
| ·长线传输负面问题的对策 | 第69-71页 |
| ·空抽的检测及其预防 | 第71-73页 |
| ·空抽现象及其危害 | 第71-72页 |
| ·空抽的检测 | 第72页 |
| ·空抽的应对措施 | 第72-73页 |
| ·本章小结 | 第73-74页 |
| 结论 | 第74-75页 |
| 参考文献 | 第75-79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79-80页 |
| 致谢 | 第8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