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语表 | 第1-5页 |
中文摘要 | 第5-6页 |
英文摘要 | 第6-7页 |
前言 | 第7-8页 |
文献综述 | 第8-23页 |
一、中医防治激素副作用的研究现状 | 第8-15页 |
(一) 中医对激素副作用的认识 | 第8页 |
(二) 中医对激素副作用的防治 | 第8-15页 |
1.中药对抗激素毒副作用的现代药理研究 | 第8-11页 |
2.中药对抗激素毒副作用的临床研究 | 第11-15页 |
二、现代医学防治激素副作用的研究现状 | 第15-23页 |
(一) 现代医学对激素副作用的认识 | 第15-20页 |
1.HPAA | 第15-16页 |
2.GC产生副作用的机理 | 第16-17页 |
3.长期超生理剂量应用GC的毒副作用和并发症 | 第17-20页 |
(二) 现代医学对GC副作用的防治 | 第20-23页 |
1.改变GC的结构 | 第20-21页 |
2.与其它药物配伍 | 第21-22页 |
3.改变给药途径 | 第22-23页 |
临床研究 | 第23-30页 |
一、资料与方法 | 第23-27页 |
(一) 一般资料 | 第23页 |
(二) 诊断标准及病例选择 | 第23-24页 |
1.西医诊断标准 | 第23页 |
2.中医诊断标准 | 第23-24页 |
3.病例纳入标准 | 第24页 |
4.病例排除标准 | 第24页 |
(三) 治疗方法 | 第24-25页 |
1.一般治疗 | 第24页 |
2.对症治疗 | 第24页 |
3.激素治疗 | 第24页 |
4.分组治疗 | 第24-25页 |
(四) 观察项目及方法 | 第25-26页 |
(五) 疗效评定标准 | 第26-27页 |
1.疾病疗效判定标准 | 第26-27页 |
2.症候疗效判定标准 | 第27页 |
(六) 统计学方法 | 第27页 |
二、结果 | 第27-30页 |
(一) 两组疾病疗效比较 | 第27页 |
(二) 中医主要症状改善情况比较 | 第27-28页 |
(三) 中医证候总疗效比较 | 第28页 |
(四) 中医症状总积分比较 | 第28-29页 |
(五) 两组治疗前后ACTH、Cor的值比较 | 第29-30页 |
讨论 | 第30-34页 |
一、本研究的立法依据 | 第30页 |
二、组方原则 | 第30-32页 |
(一) 药物组成 | 第30页 |
(二) 配伍分析 | 第30-31页 |
(三) 部分药物的现代药理研究 | 第31-32页 |
三、滋水涵木法中药汤剂对垂体-肾上腺系统的调整作用 | 第32-33页 |
四、六味地黄丸调整HPAA的确切疗效 | 第33-34页 |
结论 | 第34-35页 |
致谢 | 第35-36页 |
参考文献 | 第36-41页 |
个人简历 | 第4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