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摘要 | 第1-9页 |
| 英文摘要 | 第9-11页 |
| 英文缩略词表 | 第11-12页 |
| 前言 | 第12-13页 |
|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 第13-23页 |
| 一、传统医学对CAG的认识 | 第13-16页 |
| 1 历代医家对胃痞的认识 | 第13页 |
| 2 病因病机 | 第13-14页 |
| 3 中医药治疗 | 第14-16页 |
| 二、现代医学对CAG的研究 | 第16-23页 |
| 1 慢性萎缩性胃炎及其癌前病变的理论基础及研究进展 | 第16-20页 |
| 2 CAG的治疗进展 | 第20-23页 |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第23-33页 |
| 一、一般资料 | 第23-30页 |
| 1 病例选择 | 第23-24页 |
| 2 治疗方法 | 第24-25页 |
| 3 观察项目 | 第25-27页 |
| 4 疗效标准及其依据 | 第27-28页 |
| 5 病例资料 | 第28-29页 |
| 6 统计方法 | 第29-30页 |
| 二、结果 | 第30-33页 |
| 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症状积分改善情况比较 | 第30页 |
| 2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 第30页 |
| 3 两组患者胃镜疗效比较 | 第30-31页 |
| 4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病理积分改善情况比较 | 第31页 |
| 5 两组患者腺体萎缩疗效比较 | 第31-32页 |
| 6 两组患者肠化疗效比较 | 第32页 |
| 7 两组患者异型增生疗效比较 | 第32-33页 |
| 第三部分 讨论 | 第33-39页 |
| 一、脾胃气虚,虚实错杂是萎缩性胃炎的主要病机 | 第33-34页 |
| 1 脾胃气虚为其本 | 第33-34页 |
| 2 因虚致实,虚实互为因果 | 第34页 |
| 二、健脾养胃法协定方作用机制的探讨 | 第34-37页 |
| 1 组方机理研究 | 第34-35页 |
| 2 组方现代药理研究 | 第35-37页 |
| 三、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 第37-39页 |
| 第四部分 结论 | 第39-40页 |
| 参考文献 | 第40-44页 |
| 致谢 | 第4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