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控单站多星和差多波束测角技术研究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7-12页 |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7-9页 |
·研究历史与现状 | 第9-11页 |
·本文主要工作和安排 | 第11-12页 |
第二章 数字多波束形成 | 第12-16页 |
·阵列信号模型 | 第12页 |
·数字多波束形成 | 第12-15页 |
·数字波束形成原理 | 第13-14页 |
·空域多指向波束形成 | 第14页 |
·和差多波束形成 | 第14-15页 |
·本章小结 | 第15-16页 |
第三章 和差测角算法 | 第16-24页 |
·引言 | 第16页 |
·和差测角方法 | 第16-20页 |
·和差比幅测角方法(双指向法) | 第16-18页 |
·和差比相测角方法(对称取反法) | 第18-20页 |
·两方法线阵和差测角仿真 | 第20-21页 |
·本章小结 | 第21-24页 |
第四章 相控阵子阵级和差多波束形成及测角 | 第24-36页 |
·引言 | 第24页 |
·降维原理 | 第24-25页 |
·子阵级对称取反法和差波束形成及测角 | 第25-29页 |
·子阵级Taylor 窗函数设计 | 第25页 |
·子阵级相位中心设计 | 第25-26页 |
·子阵级对称取反法和差波束形成 | 第26页 |
·子阵级对称取反法和差测角 | 第26-28页 |
·子阵级对称取反法和差多波束测角 | 第28-29页 |
·子阵级四指向法和差多波束形成及测角 | 第29-31页 |
·子阵级四指向法和差波束形成 | 第29-31页 |
·子阵级四指向法和差测角 | 第31页 |
·子阵级四指向法和差多波束测角 | 第31页 |
·两种和差测角方法的算法仿真 | 第31-35页 |
·本章小结 | 第35-36页 |
第五章 子阵级和差多波束硬件实现 | 第36-56页 |
·引言 | 第36页 |
·和差波束形成硬件实现概述 | 第36-37页 |
·功能模块介绍 | 第37-44页 |
·接收LVDS 模块 | 第38-41页 |
·控制模块 | 第41-42页 |
·波束形成模块 | 第42-43页 |
·数据回显模块 | 第43-44页 |
·自动增益控制模块 | 第44页 |
·外场数据测角结果 | 第44-46页 |
·联试问题及其解决途径 | 第46-54页 |
·信号同步问题 | 第46-48页 |
·时序约束问题 | 第48-51页 |
·LVDS 帧同步 | 第51页 |
·逻辑锁的运用 | 第51-54页 |
·本章小结 | 第54-56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56-57页 |
致谢 | 第57-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1页 |
研究成果 | 第61-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