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 第1-5页 |
Summary | 第5-9页 |
导语 | 第9页 |
绪论 | 第9-12页 |
一、选题目的、意义 | 第9-10页 |
二、相关文献综述 | 第10-11页 |
三、研究主要内容与方法 | 第11-12页 |
第一章 农村宅基地使用权概述 | 第12-17页 |
第一节 农村宅基地使用权 | 第12-14页 |
一、农村宅基地使用权的定义 | 第12页 |
二、农村宅基地使用权的性质 | 第12页 |
三、农村宅基地使用权的特征 | 第12-14页 |
第二节 农村宅基地使用权的历史变迁 | 第14-17页 |
一、农村宅基地农民所有权 | 第14-15页 |
二、农村宅基地所有权由农民所有转变为集体所有 | 第15-16页 |
三、农村宅基地使用权的长期使用与农民私人所有的观念 | 第16-17页 |
第二章 农村宅基地使用权资格问题 | 第17-24页 |
第一节 村民与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的区别与联系 | 第17-18页 |
第二节 集体经济组织与村民委员会的利益冲突 | 第18-20页 |
一、村民小组与集体经济组织 | 第18页 |
二、村民委员会的地位 | 第18-20页 |
第三节 集体经济组织特殊个体成员宅基地使用权问题 | 第20-22页 |
第四节 非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可否获得宅基地使用权问题 | 第22-24页 |
第三章 农村宅基地使用权"一户一宅"法律制度的缺陷 | 第24-31页 |
第一节 农村宅基地"一户一宅"制度的确立 | 第24-25页 |
一、"一户一宅"制度 | 第24页 |
二、"户"的界定 | 第24-25页 |
第二节 农村宅基地"一户一宅"制度存在的问题 | 第25-31页 |
一、"一户一宅"制度内自相矛盾 | 第25-26页 |
二、无偿分配宅基地助长了一户多宅的发生 | 第26-27页 |
三、一户多宅的合法与违法 | 第27-28页 |
四、农村宅基地"一户一宅"占有制度的"无宅户" | 第28-29页 |
五、无户宅 | 第29-31页 |
第四章 农村宅基地使用权"户""宅"分离制度构想 | 第31-43页 |
第一节 构建农村宅基地使用权新制度的不同观点和做法 | 第31-34页 |
一、一些学者的态度 | 第31-33页 |
二、地方政府的创新性尝试 | 第33-34页 |
第二节 坚持农村宅基地使用权的生存保障性 | 第34-36页 |
一、农村宅基地使用权的生存保障范围 | 第34-35页 |
二、生存保障与资源优化相结合 | 第35-36页 |
第三节 变"一户一宅"为"户""宅"分离制度 | 第36-41页 |
一、"地随房走"的矛盾 | 第36-37页 |
二、《土地管理法》第62条第1款的修正 | 第37-39页 |
三、确立并保障农村宅基地使用权完整的用益物权性 | 第39-41页 |
第四节 农村建设要建成农村 | 第41-43页 |
一、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 | 第41-42页 |
二、老宅基地的归途 | 第42页 |
三、把村庄建成村庄 | 第42-43页 |
结语 | 第43-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2页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52-53页 |
致谢 | 第53-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