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离子体电极电光开关中气体放电及开关特性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8页 |
·ICF 驱动系统简介 | 第10-12页 |
·普克尔盒电光开关简介 | 第12-16页 |
·KDP 晶体的电光效应 | 第13-14页 |
·等离子电极普克尔盒电光开关的研究现状 | 第14-16页 |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及目的 | 第16-18页 |
第二章 气体放电基本原理 | 第18-27页 |
·带电粒子在气体中的运动 | 第18-20页 |
·带电粒子在气体中的迁移运动 | 第18-19页 |
·带电粒子在气体中的扩散运动 | 第19-20页 |
·粒子间的非弹性碰撞 | 第20-21页 |
·第一类非弹性碰撞 | 第20页 |
·第二类非弹性碰撞 | 第20-21页 |
·气体放电的伏安特性 | 第21-22页 |
·汤生放电理论 | 第22-24页 |
·第一汤生电离系数α | 第23页 |
·第二汤生电离系数γ | 第23页 |
·汤生理论自持条件及罗果夫斯基理论 | 第23-24页 |
·气体击穿及邢帕定律 | 第24-25页 |
·等离子体基本性质 | 第25-26页 |
·等离子体的基本特征 | 第25页 |
·等离子体存在的条件 | 第25-26页 |
·本章小结 | 第26-27页 |
第三章 单脉冲过程PEPC 气体放电的理论模型 | 第27-38页 |
·单脉冲PEPC 结构 | 第27-29页 |
·理论模型相关介绍 | 第29-31页 |
·理论模型的选择 | 第29-30页 |
·流体力学模型 | 第30-31页 |
·单脉冲PEPC 的理论模型 | 第31-34页 |
·粒子浓度连续性方程 | 第31-32页 |
·电子能量方程 | 第32页 |
·电场方程 | 第32-33页 |
·电路模型及电流方程 | 第33-34页 |
·边界条件 | 第34页 |
·反应系数的确定 | 第34-36页 |
·普克尔盒电光开关的开关效率公式 | 第36-37页 |
·有效放电长度的确定 | 第37页 |
·本章小节 | 第37-38页 |
第四章 PEPC 模型方程的数值解法 | 第38-43页 |
·粒子连续性方程数值求解 | 第38-41页 |
·带电粒子连续性方程的离散 | 第38-41页 |
·亚稳态粒子连续性方程的离散 | 第41页 |
·电位方程数值求解 | 第41-42页 |
·有效电场求解 | 第42页 |
·本章小节 | 第42-43页 |
第五章 PEPC 开关特性数值模拟 | 第43-62页 |
·程序流程图 | 第44-45页 |
·工作气体为氦气的PEPC 电光开关 | 第45-51页 |
·有效长度计算结果 | 第45-46页 |
·放电模型的简化 | 第46-49页 |
·实验结果与模拟结果对比 | 第49-51页 |
·工作气体为氩气的PEPC 电光开关 | 第51-60页 |
·有效长度计算结果 | 第51-52页 |
·电光晶体为DKDP 的普克尔盒电光开关 | 第52-55页 |
·电光晶体为KDP 的普克尔盒电光开关 | 第55-58页 |
·氩气气压对普克尔盒电光开关放电特性影响 | 第58-60页 |
·本章小节 | 第60-62页 |
第六章 结论 | 第62-64页 |
·本文主要完成的工作 | 第62页 |
·本文创新之处 | 第62-63页 |
·对今后研究的展望 | 第63-64页 |
致谢 | 第64-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78页 |
攻硕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78-7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