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1 引言 | 第8-21页 |
·研究背景及问题的提出 | 第8-10页 |
·研究现状 | 第10-17页 |
·林下地被层研究进展 | 第10-14页 |
·人工林地力研究现状 | 第14-17页 |
·油松、华北落叶松人工林地力研究现状 | 第17-20页 |
·油松、华北落叶松人工林地力现状 | 第17-18页 |
·油松、华北落叶松现有间伐体制 | 第18-20页 |
·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20-21页 |
2 研究区域自然概况与研究对象生物、生态学特性及其分布 | 第21-24页 |
·研究区域自然概况 | 第21-22页 |
·油松和华北落叶松生物学、生态学特性及其分布 | 第22-24页 |
·油松生物学、生态学特性及其分布 | 第22页 |
·华北落叶松生物学、生态学特性及其分布 | 第22-24页 |
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24-29页 |
·研究方法 | 第24-28页 |
·研究对象 | 第24页 |
·研究地区 | 第24页 |
·间伐试验 | 第24页 |
·固定标准地设置 | 第24-25页 |
·林下植被调查及养分含量测定 | 第25-26页 |
·凋落物贮量及养分含量测定 | 第26-27页 |
·凋落物分解实验 | 第27页 |
·土壤指标测定 | 第27-28页 |
·技术路线 | 第28-29页 |
4 油松人工林的密度效应 | 第29-80页 |
·油松人工林生长的密度效应 | 第31-32页 |
·油松人工林地被层的密度效应 | 第32-53页 |
·间伐对油松人工林地被层组成及结构的影响 | 第32-41页 |
·间伐对油松人工林地被生物量的影响 | 第41-43页 |
·间伐对油松人工林地被层养分积累与分布的影响 | 第43-48页 |
·间伐对油松人工林叶凋落物分解的影响 | 第48-53页 |
·油松人工林土壤质量的密度效应 | 第53-64页 |
·间伐对油松人工林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 | 第53-55页 |
·间伐对油松人工林土壤化学性质的影响 | 第55-58页 |
·间伐对油松人工林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 第58-64页 |
·间伐对油松人工林乔木、地被和土壤影响的综合分析 | 第64-72页 |
·油松人工林乔木生长状况分析 | 第67-68页 |
·油松人工林地被物发育状况综合分析 | 第68-70页 |
·油松人工林土壤质量综合分析 | 第70-72页 |
·油松人工林间伐效果评价 | 第72-77页 |
·油松人工林密度—地被—土壤三者之间的关系 | 第72页 |
·油松人工林间伐评价指标的筛选 | 第72-74页 |
·油松人工林间伐效果的综合评判 | 第74-77页 |
·油松人工林密度效应小结与讨论 | 第77-80页 |
5 华北落叶松人工林的密度效应 | 第80-124页 |
·华北落叶松人工林乔木生长的密度效应 | 第82-83页 |
·华北落叶松人工林地被层的密度效应 | 第83-103页 |
·间伐对华北落叶松人工林地被层组成及结构的影响 | 第83-92页 |
·间伐对华北落叶松人工林地被生物量的影响 | 第92-94页 |
·间伐对华北落叶松人工林地被层养分积累与分布的影响 | 第94-98页 |
·间伐对华北落叶松人工林叶凋落物分解的影响 | 第98-103页 |
·华北落叶松人工林土壤质量的密度效应 | 第103-115页 |
·间伐对华北落叶松人工林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 | 第103-105页 |
·间伐对华北落叶松人工林土壤化学性质的影响 | 第105-108页 |
·间伐对华北落叶松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 第108-115页 |
·间伐对华北落叶松人工林乔木、地被和土壤影响的综合分析 | 第115-118页 |
·华北落叶松人工林乔木生长状况分析 | 第115页 |
·华北落叶松人工林地被物发育状况综合分析 | 第115页 |
·华北落叶松人工林土壤质量综合分析 | 第115-118页 |
·华北落叶松人工林间伐效果评价 | 第118-121页 |
·华北落叶松人工林密度—地被—土壤三者之间的关系 | 第118页 |
·华北落叶松人工林间伐评价指标的筛选 | 第118-119页 |
·华北落叶松人工林间伐效果的综合评判 | 第119-121页 |
·华北落叶松人工林密度效应小结与讨论 | 第121-124页 |
6 总讨论与结论 | 第124-136页 |
·讨论 | 第124-129页 |
·森林培育的生态系统经营理念 | 第124-125页 |
·针叶人工林引起土壤质量下降的原因 | 第125-127页 |
·防止针叶人工林土壤质量下降的途径 | 第127-129页 |
·其它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第129-133页 |
·土壤磷是个值得关注的问题 | 第129-130页 |
·可变间伐方式是解决针叶人工林林下植被均匀性较低的有效手段 | 第130-131页 |
·两树种植被恢复效果评价及其成因 | 第131-132页 |
·物种多样性与生产力的关系是否受土壤质量制约 | 第132-133页 |
·结论 | 第133-136页 |
参考文献 | 第136-146页 |
个人简介 | 第146-148页 |
导师简介 | 第148-150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获得成果目录 | 第150-152页 |
致谢 | 第1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