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引言 | 第8页 |
一、一裁终局价值定位的发展变迁 | 第8-15页 |
(一) 传统观点:体现效率,是国际商事仲裁优越性的体现 | 第8-10页 |
(二) 在现代社会中陷入困境:公正性缺失 | 第10-12页 |
(三) 仲裁成为国际商事领域中纠纷解决途径首选的原因 | 第12-15页 |
1、中立性 | 第12-13页 |
2、承认与执行便利 | 第13-15页 |
二、现存的补救性制度设计无法充分保障公正性 | 第15-19页 |
(一) 司法审查制度试图补救公正性缺失 | 第15-16页 |
(二) 司法审查的弊端 | 第16-19页 |
1、不能保证公正性 | 第16-17页 |
2、破坏仲裁机制 | 第17-19页 |
三、制度内解决困境的可行性 | 第19-26页 |
(一) 理论可行性 | 第20-23页 |
1、仲裁公正性的保证主要来自社会监督 | 第20-21页 |
2、市民社会与政治国家权力分野 | 第21-23页 |
(二) 实践中已有的发展 | 第23-26页 |
1、国内立法与仲裁规则 | 第23-24页 |
2、ICSID仲裁裁决撤销制度 | 第24-25页 |
3、国际商品仲裁中的特殊作法 | 第25-26页 |
四、制度内解决困境的具体构想 | 第26-35页 |
(一) 保留一裁终局制度的基础上,增设选择性“二次仲裁” | 第26-27页 |
(二) “二次仲裁”的具体模式设计 | 第27-35页 |
1、国际商事仲裁历史发展的模式 | 第27-28页 |
2、国际商事仲裁的理想模式 | 第28-35页 |
参考文献 | 第35-3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