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污染事故应急预案研究
| 中文摘要 | 第1-5页 |
| 英文摘要 | 第5-10页 |
| 1 引言 | 第10-21页 |
| ·环境污染事故发生概况 | 第10-11页 |
| ·国外应对环境污染事故的情况 | 第11-16页 |
| ·美国环境污染事故应急体系 | 第11-13页 |
| ·加拿大环境污染事故应急体系 | 第13-14页 |
|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的“APELL”计划 | 第14-16页 |
| ·我国环境污染事故应急体系 | 第16-17页 |
| ·国内外环境污染事故应急管理比较 | 第17-19页 |
| ·制定事故应急预案的重要作用 | 第19页 |
| ·研究的必要性 | 第19-20页 |
| ·研究的范围 | 第20-21页 |
| 2 重大事故应急预案 | 第21-26页 |
| ·应急预案的概念 | 第21页 |
| ·应急预案的工作原则 | 第21-22页 |
| ·应急预案的基本要求 | 第22-23页 |
| ·应急预案的分级和分类 | 第23-24页 |
| ·应急预案的分级 | 第23-24页 |
| ·应急预案的分类 | 第24页 |
| ·应急预案的基本要素 | 第24-26页 |
| 3 环境污染事故应急预案 | 第26-29页 |
| ·环境污染事故 | 第26页 |
| ·环境污染事故的概念 | 第26页 |
| ·环境污染事故的特点 | 第26页 |
| ·环境污染事故应急预案的概念 | 第26-27页 |
| ·环境污染事故应急预案的结构 | 第27-29页 |
| ·基本预案 | 第27页 |
| ·专项预案 | 第27-28页 |
| ·支持附件 | 第28-29页 |
| 4 环境污染事故应急预案的编制过程和实施要点分析 | 第29-41页 |
| ·成立应急预案编制机构 | 第29-30页 |
| ·应急预案编制机构人员的要求 | 第30页 |
| ·应急预案编制机构的任务 | 第30页 |
| ·资料收集 | 第30-32页 |
| ·单位基本情况调查 | 第30-31页 |
| ·环境污染事故危险源的辨识 | 第31-32页 |
| ·周边环保目标的确认 | 第32页 |
| ·危险源事故影响范围的估算 | 第32-38页 |
| ·氨的理化性质 | 第33页 |
| ·液氨储罐爆炸危险因素分析 | 第33-34页 |
| ·液氨储罐爆炸泄漏量的估算 | 第34页 |
| ·泄漏扩散模型的选择 | 第34-35页 |
| ·泄漏扩散参数的选择 | 第35-36页 |
| ·假设条件和模拟结果分析 | 第36-38页 |
| ·环境应急资源及能力评估 | 第38页 |
| ·编制环境污染事故应急预案 | 第38页 |
| ·环境污染事故应急预案的评审 | 第38-39页 |
| ·环境污染事故应急预案的演练 | 第39-40页 |
| ·环境污染事故应急预案的更新 | 第40页 |
| ·环境污染事故应急预案的备案 | 第40-41页 |
| 5 环境污染事故应急预案的评价 | 第41-51页 |
| ·层次分析法简介 | 第41页 |
| ·层次分析法应用过程 | 第41-44页 |
| ·明确问题 | 第41页 |
| ·建立层次分析结构模型 | 第41-42页 |
| ·建立判断矩阵 | 第42-43页 |
| ·求解特征值和特征向量 | 第43页 |
| ·一致性检验 | 第43-44页 |
| ·合成权重的计算 | 第44页 |
| ·综合评价 | 第44页 |
| ·对环境污染事故应急预案进行评价 | 第44-51页 |
| ·环境污染事故应急预案的层次 | 第44-45页 |
| ·环境污染事故应急预案的APH 评价过程 | 第45-49页 |
| ·实例应用 | 第49-51页 |
| 6 结论及展望 | 第51-53页 |
| ·结论 | 第51页 |
| ·展望 | 第51-53页 |
| 致谢 | 第53-54页 |
| 参考文献 | 第54-57页 |
| 附录 | 第57-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