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9-26页 |
·果树遗传转化的研究进展 | 第9-16页 |
·果树转基因技术的研究 | 第9页 |
·果树遗传转化的途径 | 第9-13页 |
·果树基因工程的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转基因技术在苹果上的应用 | 第15-16页 |
·抗坏血酸研究进展 | 第16-21页 |
·抗坏血酸的生理功能 | 第16-18页 |
·人类抗坏血酸的来源 | 第18-19页 |
·果蔬中抗坏血酸的含量 | 第19-20页 |
·提高果蔬中抗坏血酸含量的方法 | 第20-21页 |
·果园绿肥研究概况 | 第21-26页 |
·果园种植绿肥作物的意义 | 第21-23页 |
·苜蓿遗传转化技术的研究进展 | 第23-26页 |
第二章 引言 | 第26-28页 |
第三章 苹果 GALUR基因的转化与表达 | 第28-35页 |
·材料和试剂 | 第28-29页 |
·植物材料 | 第28页 |
·常用试剂的配制 | 第28-29页 |
·试验方法 | 第29-32页 |
·GalUR基因的克隆和构建 | 第29页 |
·GalUR基因在苹果中的转化 | 第29-30页 |
·GalUR基因在不同苹果种类中的表达 | 第30-32页 |
·结果分析 | 第32-35页 |
·不同浓度除草剂的筛选效果 | 第32页 |
·八棱海棠 GalUR基因的转化 | 第32-33页 |
·缺铁胁迫下不同苹果种类 GalUR基因的表达 | 第33-34页 |
·正常条件下不同苹果植株器官 GalUR基因的表达 | 第34-35页 |
第四章 果园绿肥-苜蓿耐盐性筛选 | 第35-44页 |
·试验材料 | 第35页 |
·试验方法 | 第35页 |
·培养基发芽耐盐筛选试验 | 第35页 |
·盆栽耐盐筛选试验 | 第35页 |
·结果分析 | 第35-44页 |
·不同紫花苜蓿品种在不同盐浓度培养基上的萌芽率 | 第35-37页 |
·不同紫花苜蓿品种在不同盐浓度培养基上的生长量 | 第37-38页 |
·盆栽耐盐试验不同苜蓿品种叶片细胞膜透性比较 | 第38页 |
·盆栽耐盐试验不同苜蓿品种叶片丙二醛含量比较 | 第38-39页 |
·盆栽耐盐试验不同苜蓿品种叶片脯氨酸含量比较 | 第39-40页 |
·盆栽耐盐试验不同苜蓿品种株高比较 | 第40-41页 |
·盆栽耐盐试验不同苜蓿品种鲜重比较 | 第41-42页 |
·盆栽耐盐试验不同苜蓿品种干重比较 | 第42-43页 |
·各苜蓿品种耐盐试验抗逆性综合评价 | 第43-44页 |
第五章 果园绿肥-苜蓿HS基因的转化 | 第44-49页 |
·试验材料 | 第44页 |
·试验方法 | 第44-45页 |
·苜蓿再生体系的建立 | 第44页 |
·苜蓿HS基因的转化 | 第44-45页 |
·转 HS基因苜蓿植株的培育 | 第45页 |
·结果分析 | 第45-49页 |
·不同品种、不同外植体对苜蓿愈伤组织形成的影响 | 第45-46页 |
·不同激素处理对苜蓿愈伤组织形成的影响 | 第46-47页 |
·不同激素对苜蓿芽分化的影响 | 第47页 |
·不同浓度除草剂的筛选效果 | 第47-48页 |
·HS基因转化苜蓿 | 第48-49页 |
第六章 结论与讨论 | 第49-54页 |
·结论 | 第49-50页 |
·苹果GalUR基因的转化和表达 | 第49页 |
·苜蓿耐盐性筛选 | 第49页 |
·苜蓿HS基因的转化 | 第49-50页 |
·讨论 | 第50-54页 |
·苹果中铁含量与 GalUR基因表达的关系 | 第50-51页 |
·苹果 GalUR基因转化材料的选择 | 第51页 |
·转基因植株的鉴定 | 第51-52页 |
·培养皿发芽试验与苜蓿耐盐性测定 | 第52页 |
·各生理指标与苜蓿耐盐性测定 | 第52-53页 |
·不同品种苜蓿再生 | 第53-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63页 |
附图 | 第63-66页 |
缩略词表 | 第66-67页 |
致谢 | 第67-68页 |
在学期间发表论文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