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9页 |
Abstract | 第9-10页 |
插图索引 | 第10-12页 |
附表索引 | 第12-13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3-16页 |
·研究课题的来源、目的及意义 | 第13-14页 |
·国内外研究发展现状及应用前景 | 第14页 |
·本论文的主要工作和组织结构 | 第14-16页 |
第2章 IPv6协议分析 | 第16-35页 |
·TCP/IP简介 | 第16-18页 |
·IPv6的产生 | 第18-21页 |
·IPv4的缺陷 | 第18-20页 |
·IPng的提出 | 第20-21页 |
·IPv6的特点与编址 | 第21-30页 |
·IPv6的特点 | 第21-26页 |
·IPv6编址 | 第26-30页 |
·IPv6的应用与过渡技术 | 第30-35页 |
·双协议栈技术 | 第31页 |
·隧道技术 | 第31-34页 |
·NAT-PT技术 | 第34-35页 |
第3章 IPSec和密钥交换协议体系 | 第35-50页 |
·引言 | 第35-36页 |
·SA(Security Association,安全关联) | 第36页 |
·SPD(Security Policy Database,安全策略库) | 第36-37页 |
·SAD(Security Association Database,安全关联库) | 第37-38页 |
·AH(Authentication Header,认证头)协议 | 第38-42页 |
·AH协议介绍 | 第38-39页 |
·AH协议格式 | 第39-40页 |
·AH操作模式 | 第40-41页 |
·AH的处理过程 | 第41-42页 |
·ESP(Encapsulation Security Payload,封装安全载荷)协议 | 第42-45页 |
·ESP协议介绍 | 第42-43页 |
·ESP协议格式 | 第43页 |
·ESP操作模式 | 第43-45页 |
·ESP的处理过程 | 第45页 |
·IKE(Internet Key Exchange,Internet密钥交换协议) | 第45-49页 |
·IKE简介 | 第45页 |
·交换阶段 | 第45-46页 |
·交换模式 | 第46-48页 |
·密钥的生成 | 第48-49页 |
·小结 | 第49-50页 |
第4章 嵌入式Linux系统开发环境与系统架构 | 第50-58页 |
·嵌入式系统的概念 | 第50-54页 |
·嵌入式系统定义与特点 | 第50-51页 |
·嵌入式微处理器 | 第51-53页 |
·嵌入式操作系统 | 第53-54页 |
·嵌入式系统开发平台的搭建 | 第54-57页 |
·系统开发环境 | 第54-55页 |
·交叉工具链的建立 | 第55-57页 |
·系统架构 | 第57-58页 |
第5章 家庭网关IPSec VPN的设计与集成 | 第58-66页 |
·IPSec软件实现总体方案选择 | 第58-60页 |
·协议选择 | 第58-59页 |
·操作模式 | 第59页 |
·实现方式 | 第59-60页 |
·IPSec VPN网关软件系统的总体设计 | 第60-63页 |
·模块的确定 | 第60-61页 |
·IPSec基本协议设计 | 第61-62页 |
·IKE设计实现 | 第62-63页 |
·IPSec在6WIND管理平台上的集成 | 第63-66页 |
·6WIND管理平台介绍 | 第63页 |
·IPSec在6WIND上的集成 | 第63-66页 |
第6章 家庭网关防火墙的设计与集成 | 第66-74页 |
·Linux内核对数据包的过滤处理 | 第66-70页 |
·Netfilter框架机制 | 第66-68页 |
·iptables和ip6tables原理分析 | 第68-70页 |
·IPv4 IPv6过渡防火墙的设计 | 第70-72页 |
·IPv4到IPv6的过渡策略 | 第70-71页 |
·双协议栈防火墙包过滤的设计 | 第71-72页 |
·防火墙在6WIND管理平台上的集成 | 第72-74页 |
第7章 实验测试 | 第74-89页 |
·测试环境部署 | 第74-76页 |
·测试环境搭建 | 第74-75页 |
·测试所需设备 | 第75页 |
·测试所需辅助软件 | 第75-76页 |
·防火墙的功能性测试 | 第76-85页 |
·IPv4包过滤的测试 | 第76-80页 |
·IPv6包过滤的测试 | 第80-85页 |
·IPSec VPN功能性测试 | 第85-88页 |
·小结 | 第88-89页 |
总结和展望 | 第89-90页 |
参考文献 | 第90-94页 |
致谢 | 第94-95页 |
附录A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95-96页 |
附录B 开发完成的部分源代码 | 第96-12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