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电工技术论文--变压器、变流器及电抗器论文--变流器论文

基于平衡变压器三相—单相变换供电方式研究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13页
第1章 绪论第13-27页
   ·三相-单相供电问题的提出第13-16页
     ·单相负荷造成三相系统不平衡第13-14页
     ·单相负荷带来的谐波和无功问题第14-15页
     ·单相对三相供电的质量问题第15-16页
   ·目前国内外对三相-单相变换供电方式的研究第16-24页
     ·三相系统对单相负荷供电常用方式第16-19页
     ·单相系统对三相负荷供电常用方式第19-21页
     ·三相-单相供电中的谐波抑制第21-22页
     ·平衡变压器在三相-单相供电方式中的研究和发展第22-24页
   ·本文研究的意义及主要工作第24-27页
     ·研究的意义第24-25页
     ·主要研究内容与创新点第25-27页
第2章 平衡变压器与移相法三相-单相变换研究第27-48页
   ·平衡变压器概述第27-33页
     ·斯科特接线变压器第27-28页
     ·李勃伦克接线变压器第28-29页
     ·伍德桥接线变压器第29-30页
     ·阻抗匹配平衡变压器第30-32页
     ·Y/>/▽平衡变压器第32-33页
   ·平衡变压器两相变三相逆向平衡变换研究第33-35页
   ·平衡变压器移相法三相-单相匹配元件取值公式研究第35-43页
     ·三相变单相移相法匹配元件取值公式研究第35-40页
     ·单相变三相移相法匹配元件取值公式研究第40-42页
     ·匹配元件误差导致的不平衡度研究第42-43页
   ·仿真实验结果第43-46页
     ·三相变单相移相法仿真波形及实验结果第43-45页
     ·单相变三相移相法的仿真波形及实验结果第45-46页
   ·用投切方式扩展负载匹配范围第46-47页
   ·本章小结第47-48页
第3章 基于平衡变压器的电力电子三相-单相变换供电方式研究第48-65页
   ·平衡变压器与变流器结合的构想提出第48-49页
   ·三相变单相平衡补偿供电方式第49-55页
     ·三相变单相平衡补偿供电方式主电路结构第49页
     ·三相变单相平衡补偿供电方式的工作原理第49-55页
     ·单相负载比例变化时平衡补偿装置的传递功率分析第55页
   ·基于平衡变压器的单相变三相对称供电方式第55-62页
     ·单相变三相对称供电方式主电路结构第56-58页
     ·单相变三相对称供电方式的工作原理第58-62页
   ·三相-单相变换供电方式应用中需注意的若干方面第62-64页
     ·三相-单相变换供电方式下平衡变压器的选用第62页
     ·三相变单相供电方式下的级联和多电平构造第62-64页
   ·本章小结第64-65页
第4章 电力电子三相-单相变换供电方式的信号检测及控制策略研究第65-85页
   ·单相电路谐波及无功信号的检测方法第65-68页
     ·常规检测方法第65-66页
     ·鉴相法第66-67页
     ·单相瞬时无功功率法第67-68页
   ·三相-单相供电方式中的电流电压参考信号检测方法第68-71页
     ·三相变单相平衡补偿供电方式中的参考电流检测第68-69页
     ·单相变三相对称供电方式中的整流侧参考电流检测第69-71页
     ·单相变三相对称供电方式中的逆变侧输出电压信号的发生第71页
   ·前置低通滤波器的设计第71-73页
   ·变流器的控制第73-82页
     ·电流控制策略第73-74页
     ·基于电压矢量的滞环控制方法第74-80页
     ·逆变电压控制第80-82页
   ·直流侧电压的控制第82-83页
   ·本章小结第83-85页
第5章 电力电子三相-单相供电方式的元件选型设计及仿真实验研究第85-100页
   ·交流侧电感参数设计第85-88页
     ·跟踪指令电流变化的交流侧电感取值范围第86-87页
     ·限制电流纹波幅值的交流侧电感取值范围第87-88页
   ·直流侧电容参数设计第88-91页
     ·直流侧电压取值第88-89页
     ·直流侧电容容量设计第89-91页
   ·功率开关器件的选择第91-92页
   ·三相变单相变换供电方式的仿真研究第92-95页
     ·调剂有功电流的仿真第92页
     ·抑制谐波和补偿无功的仿真第92-95页
     ·负载发生变化时的仿真第95页
   ·单相变三相变换供电方式的仿真研究第95-99页
     ·验证电压变换的仿真分析第95-96页
     ·功率分配验证的仿真第96-97页
     ·三相负载不对称情况的仿真第97-98页
     ·对负载谐波抑制的仿真第98-99页
   ·本章小结第99-100页
结论第100-102页
 1. 本文结论第100-101页
 2. 进一步研究展望第101-102页
参考文献第102-112页
致谢第112-113页
附录 A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第113-114页
附录 B 攻读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第114页

论文共11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当代铜版画形式语言的拓展
下一篇:论科尔维尔绘画中的秩序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