朔州崇福寺弥陀殿壁画研究
|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8页 |
| 目录 | 第8-10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6页 |
| ·朔州崇福寺弥陀殿壁画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10-11页 |
| ·研究成果 | 第11-12页 |
| ·研究范围的限定 | 第12-13页 |
| ·研究方法 | 第13-16页 |
| 第二章 朔州崇福寺概述 | 第16-30页 |
| ·朔州的地域、文化背景 | 第16-25页 |
| ·地域特征 | 第16-17页 |
| ·历史特征 | 第17-19页 |
| ·文化特征 | 第19-20页 |
| ·宗教特征 | 第20-25页 |
| ·朔州崇福寺的历史沿革及现状 | 第25-30页 |
| ·朔州崇福寺的历史沿革 | 第25-26页 |
| ·朔州崇福寺的现状 | 第26-30页 |
| 第三章 朔州崇福寺弥陀殿壁画概况 | 第30-50页 |
| ·佛教寺观壁画的发展 | 第30-34页 |
| ·弥陀殿壁画内容介绍 | 第34-39页 |
| ·概述 | 第34-35页 |
| ·东西两壁 | 第35-37页 |
| ·东尽间南壁 | 第37-38页 |
| ·西尽间南壁 | 第38-39页 |
| ·弥陀殿壁画周边同期壁画的对比分析 | 第39-50页 |
| ·五台县佛光寺东大殿唐代壁画 | 第39-41页 |
| ·平顺大云院弥陀殿五代壁画 | 第41-43页 |
| ·高平开化寺大雄宝殿宋代壁画 | 第43-44页 |
| ·应县佛宫寺释迦塔辽金壁画 | 第44-46页 |
| ·繁峙岩山寺金代壁画 | 第46-50页 |
| 第四章 朔州崇福寺弥陀殿壁画的风格和特征 | 第50-72页 |
| ·人物分析 | 第50-59页 |
| ·风格的追溯 | 第50-54页 |
| ·菩萨中性化 | 第54-57页 |
| ·千手千眼观音 | 第57-59页 |
| ·装饰分析 | 第59-67页 |
| ·小髭 | 第59-61页 |
| ·头饰 | 第61-64页 |
| ·服饰 | 第64-67页 |
| ·构图与绘制分析 | 第67-69页 |
| ·绘画的构图布局特点 | 第67-68页 |
| ·色彩经营与绘画技法 | 第68-69页 |
| ·形式美分析 | 第69-72页 |
| 结语 | 第72-74页 |
| 参考文献 | 第74-80页 |
| 图录 | 第80-82页 |
| 致谢 | 第82-84页 |
|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 第8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