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物科学论文--微生物学论文--微生物分类学(系统微生物学)论文--病毒(滤过性病毒)论文

影响低毒病毒累积量的病毒基因定位及其作用机制的研究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14页
第一章 前言第14-40页
   ·双链RNA病毒第14-19页
     ·双链RNA病毒的分类第15-16页
     ·dsRNA病毒的复制、翻译和组装第16-19页
       ·L-A的复制第16-17页
       ·翻译第17-18页
       ·病毒颗粒的包装第18-19页
   ·双链RNA病毒对其宿主的影响第19-21页
     ·导致宿主发生疾病或病害第19-20页
     ·降低宿主的致病力第20页
     ·分泌毒素第20页
     ·影响植物对环境的适应能力第20-21页
   ·几种重要植物病原菌中的DSRNA病毒第21-25页
     ·低毒病毒第21-22页
     ·荷兰榆树病致病菌中的dsRNA病毒第22-23页
     ·立枯丝核菌中的dsRNA病毒第23-24页
     ·燕麦疫病菌的病毒第24-25页
   ·其他物种中的双链RNA病毒第25页
     ·细菌中的dsRNA病毒第25页
     ·昆虫及原生动物中的dsRNA病毒第25页
   ·双链RNA病毒与单链(+)RNA的关系第25-26页
   ·低毒病毒的研究进展第26-36页
     ·低毒病毒的发现第26页
     ·低毒病毒的遗传结构第26-28页
     ·低毒病毒对板栗疫病菌影响的分子机制第28-35页
       ·低毒病毒对板栗疫病菌信号传导途径的影响第28-33页
       ·低毒病毒对板栗疫病菌转录组的影响第33-35页
       ·低毒病毒对板栗疫病菌蛋白组的影响第35页
     ·低毒病毒功能基因组学研究进展第35-36页
   ·低毒病毒与马铃薯Y病毒在基因组结构上的相似性第36-39页
     ·马铃薯Y病毒的遗传结构和蛋白功能第37-39页
     ·低毒病毒第39页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39-40页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第40-63页
     ·菌种第40-41页
     ·细菌及真菌菌种第40页
     ·菌种保存第40-41页
     ·培养基及培养条件第41-42页
     ·大肠杆菌第41页
     ·板栗疫病菌第41-42页
     ·抗生素、常用生化试剂及其使用浓度第42页
   ·载体第42-44页
     ·本研究中用到的质粒载体第42-43页
     ·PCR产物克隆载体的制备第43-44页
       ·T载体的制备第43页
       ·平端PCR产物克隆载体的制备第43-44页
   ·PCR扩增第44页
     ·引物设计第44页
     ·反应条件以及反应体系的设置第44页
     ·重组质粒的构建及筛选第44-48页
     ·PCR产物的克隆第44页
     ·DNA酶切第44-45页
     ·DNA片段的回收第45页
     ·连接反应第45-46页
     ·转化第46页
       ·感受态的制备第46页
       ·转化方法第46页
     ·重组质粒的筛选和鉴定第46-48页
       ·重组质粒的鉴别第46-47页
       ·质粒快速提取和酶切鉴定第47-48页
     ·低毒病毒DSRNA的分析第48-50页
     ·低毒病毒dsRNA的提取和纯化第48页
     ·低毒病毒dsRNA累积量的分析第48-50页
       ·低毒病毒累积量的定量PCR检测第49-50页
       ·病毒dsRNA的半定量分析第50页
     ·板栗疫病菌的转化和转染第50-54页
     ·原生质体的制备第50-51页
     ·原生质体再生第51-52页
     ·原生质体转化第52-53页
       ·质粒DNA的准备第52页
       ·转化第52页
       ·转化株的纯化第52-53页
     ·板栗疫病菌的转染第53-54页
       ·RNA的体外合成第53页
       ·转染第53-54页
     ·低毒病毒通过分生孢子传播效率的检测第54页
     ·板栗疫病菌总DNA的提取第54-55页
     ·用于PCR检测的微量DNA提取第54页
     ·大量总DNA的提取第54-55页
     ·SOUTHERN杂交分析第55-56页
     ·总DNA酶切第55页
     ·转膜第55-56页
     ·预杂交和探针标记第56页
     ·洗膜第56页
     ·病毒蛋白的表达、纯化及抗体制备第56-60页
     ·病毒蛋白的原核表达第56-57页
     ·蛋白SDS-PAGE检测第57-58页
     ·包涵体的纯化第58-59页
     ·包涵体的复性第59页
     ·抗体制备及效价检测第59-60页
     ·板栗疫病菌总蛋白和VESICLE的提取第60-61页
     ·板栗疫病菌总蛋白的提取第60-61页
     ·板栗疫病菌vesicle的提取第61页
     ·WESTERN杂交检测板栗疫病菌总蛋白中的病毒蛋白第61页
     ·病毒蛋白相互作用分析第61-63页
     ·配体的偶联第62页
     ·再生条件的确定第62页
     ·与配体相互作用的分析第62-63页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第63-98页
     ·低毒病毒累积量与真菌宿主菌株的关系第63-68页
     ·CHV1-EP713,CHV1-Euro7和CHV1-EP721的基因组序列比对分析第63-65页
     ·CHV1-EP713,CHV1-Euro7和CHV1-EP721在同一宿主EP721(-v)中病毒累积量的相对定量分析第65-66页
     ·低毒病毒株系对不同宿主表型的影响以及在不同宿主中的病毒累积量第66-68页
     ·CHV1-EP721和CHV1-EURO7、CHV1-EP713之间嵌合病毒的构建第68-76页
     ·嵌合病毒721A/E7B和E7A/721B的构建第68-72页
       ·构建策略第68-69页
       ·嵌合病毒721A/E7B和E7A/721B重组质粒的获得第69-71页
       ·嵌合病毒721A/E7B和E7A/721B转染株的获得第71-72页
     ·嵌合病毒721A/713B和713A/721B的构建第72-76页
       ·构建策略第72-74页
       ·嵌合病毒721A/713B和713A/721B重组质粒的获得第74-75页
       ·嵌合病毒721A/713B和713A/721B转染株的获得第75-76页
     ·嵌合病毒721A/E7B、E7A/721B、721A/713B和713A/721B转染株中病毒DSRNA累积量的定量第76-77页
     ·分生孢子传毒效率与病毒累积量的关系第77-78页
     ·进一步构建嵌合病毒,定位影响低毒病毒累积量的病毒基因第78-86页
     ·CHV1-EP721和CHV1-Euro7之间ORF B嵌合病毒重组质粒的构建第78-82页
       ·嵌合病毒721/E7 NarI和E7/721 NarI的构建以及鉴定第78-80页
       ·嵌合病毒721/E7 PH和E7/721 PH cDNA重组质粒的构建以及鉴定第80-82页
       ·嵌合病毒721/E7(5.3-7.8 k)和E7/721(5.3-7.8k)cDNA重组质粒的构建及鉴定第82页
     ·嵌合病毒的RT-PCR验证第82-84页
     ·CHV1-EP721和CHV1-Euro7之间ORF B嵌合病毒转染株中病毒dsRNA累积量的半定量分析第84-86页
     ·影响低毒病毒累积量的病毒基因的反式互补作用第86-91页
     ·质粒的构建第86-88页
     ·转化株的获得以及转化株中病毒dsRNA累积量的检测第88页
     ·转化株的纯化及鉴定第88-89页
     ·GFP的融合不影响5.3-7.8 kb片段的反式互补作用第89-90页
     ·影响低毒病毒累积量的病毒基因的精细定位第90-91页
     ·CHV1-EP721的6.4-7.0 KB片段内氨基酸的点突变第91-94页
     ·点突变CHV1-EP721全长cDNA克隆的构建第91-93页
     ·CHV1-EP721的6.4-7.0 kb片段点突变的质粒的构建第93-94页
     ·低毒病毒CHV1-EURO7的6.1-6.8 KB片段的原核表达第94-95页
     ·BIACORE检测低毒病毒CHV1-EUR07的6.1-6.8 KB片段原核表达产物P4与其他病毒蛋白的相互作用第95-98页
第四章 总结与讨论第98-104页
     ·影响低毒病毒累积量的因素在于病毒本身第98页
     ·影响低毒病毒CHV1-EP721病毒DSRNA累积量的病毒基因定位于ORF B的5.3-7.8 KB区域第98-99页
     ·低毒病毒通过分生孢子的传播效率与病毒累积量成正相关第99-100页
     ·影响低毒病毒累积量的病毒基因的编码产物能够反式促进病毒在宿主中的累积水平第100-101页
     ·CHV1-EP721 ORF B的6.4-7.0 KB区域中四个氨基酸的定点突变降低了该区域编码产物的反式作用能力第101-102页
     ·CHV1-EURO7 ORFB的6.4-7.0 KB区域编码产物成熟加工形式及其与其他病毒蛋白的相互作用的研究第102页
     ·问题与展望第102-103页
     ·本研究的创新点第103-104页
参考文献第104-115页
致谢第115-116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研究成果第116页

论文共11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股权结构对会计信息质量影响的实证研究
下一篇:广州市大学生手机品牌选择影响因素及其商家品牌策略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