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5-21页 |
·课题的背景、意义及来源 | 第15页 |
·备用电源自动投入装置的发展 | 第15-18页 |
·电磁型备用电源自动投入装置 | 第16-17页 |
·整流型和晶体管型备自投装置 | 第17页 |
·集成电路型备自投装置 | 第17页 |
·微机型备自投装置 | 第17-18页 |
·备自投技术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8-19页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8-19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9页 |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19-20页 |
·本章小结 | 第20-21页 |
第二章 备用电源自动投入装置总体设计 | 第21-27页 |
·备自投硬件的总体设计 | 第21-25页 |
·硬件的组成结构 | 第21-22页 |
·硬件插件介绍 | 第22-24页 |
·主要芯片介绍 | 第24-25页 |
·软件总体设计方案 | 第25-26页 |
·主控制器dsPIC30F6014程序方案 | 第25-26页 |
·人机界面插件(MMI) | 第26页 |
·本章小结 | 第26-27页 |
第三章 备自投装置硬件设计 | 第27-57页 |
·电源插件设计 | 第27-28页 |
·控制器插件设计 | 第28-39页 |
·dsPIC30F6014最小系统电路 | 第29-35页 |
·RS-232通信接口电路设计 | 第35-37页 |
·RS485通信接口电路设计 | 第37-39页 |
·电流采集插件设计 | 第39-42页 |
·电流插件电源电路设计 | 第39-40页 |
·电流采样电路设计 | 第40-41页 |
·1.25V基准电压源电路设计 | 第41-42页 |
·电压采集插件设计 | 第42-43页 |
·继电器插件设计 | 第43-47页 |
·开入量电路设计 | 第44页 |
·开出量电路设计 | 第44-47页 |
·人机界面插件设计 | 第47-55页 |
·PIC24FJ192最小系统设计 | 第47-50页 |
·键盘接口和指示灯电路设计 | 第50-53页 |
·LCD液晶控制电路设计 | 第53-55页 |
·本章小结 | 第55-57页 |
第四章 软件开发设计 | 第57-69页 |
·备自投装置功能介绍 | 第58-59页 |
·程序的实现方法 | 第59-60页 |
·dsPIC30F6014微控制器程序设计 | 第60-64页 |
·数据采集程序设计 | 第60-63页 |
·继电器保护处理程序设计 | 第63-64页 |
·PIC24FJ192微控制器程序设计 | 第64-67页 |
·初始化程序设计 | 第65-66页 |
·人机界面程序设计 | 第66-67页 |
·本章小结 | 第67-69页 |
第五章 备自投装置抗电磁干扰措施和装机调试 | 第69-75页 |
·硬件抗干扰的措施 | 第69-71页 |
·模拟量的抗干扰措施 | 第70页 |
·数字量的抗干扰措施 | 第70页 |
·通信接口的抗干扰措施 | 第70-71页 |
·电源插件抗干扰措施 | 第71页 |
·装置面板抗干扰措施 | 第71页 |
·软件抗干扰的措施 | 第71-72页 |
·备自投装置的装机和调试 | 第72-74页 |
·CPU插件板和人机对话MMI板的调试 | 第72-73页 |
·装机调试 | 第73-74页 |
·本章小结 | 第74-75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75-77页 |
·工作总结 | 第75页 |
·本文的不足 | 第75-77页 |
参考文献 | 第77-80页 |
附录1:CPU插件电路原理图 | 第80-81页 |
附录2:CPU插件PCB图 | 第81页 |
附录3:MMI板插件PCB图 | 第81-82页 |
附录4:电压采集插件PCB图 | 第82页 |
附录5:电流采集插件PCB图 | 第82-83页 |
附录6:继电器插件PCB图 | 第83-84页 |
附录7:CPU插件实物图 | 第84页 |
附录8:电压采集插件实物图 | 第84-85页 |
附录9:继电器出口插件实物图 | 第85页 |
附录10:备用电源自动投入装置实物图 | 第85-86页 |
附录11:主控制器dsPIC30F6014部分程序 | 第86-102页 |
附录12:PIC24FJ192微控制器部分程序 | 第102-104页 |
致谢 | 第104-105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目录 | 第10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