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1 引言 | 第9-13页 |
·选题背景 | 第9页 |
·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理论意义 | 第9页 |
·实践意义 | 第9-10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0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研究思路、方法及技术路线 | 第11-13页 |
·研究思路 | 第11-12页 |
·研究方法 | 第12页 |
·技术路线 | 第12-13页 |
2 研究的理论基础及有关概念 | 第13-21页 |
·农业科技园区的建设及理论基础 | 第13-17页 |
·农业科技园区产生的历史背景 | 第13页 |
·农业科技园区的含义 | 第13-14页 |
·农业科技园区建设的理论基础 | 第14-17页 |
·农业科技园区可持续发展理论 | 第17-19页 |
·可持续发展理论的由来 | 第17-18页 |
·农业科技园区可持续发展理论 | 第18-19页 |
·长效机制及其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 第19-21页 |
·长效机制 | 第19-20页 |
·长效机制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 第20-21页 |
3 国外农业科技园区的启示 | 第21-25页 |
·国外农业科技园区的类型 | 第21-22页 |
·示范农场模式 | 第21页 |
·假日农场模式 | 第21-22页 |
·试验站模式 | 第22页 |
·国外农业科技园区的启示 | 第22-25页 |
·国外与我国农业科技园区的联系 | 第22-23页 |
·国外与我国农业科技园区的区别 | 第23页 |
·国外农业科技园区的借鉴意义 | 第23-25页 |
4 我国农业科技园区可持续发展的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 第25-35页 |
·农业科技园区可持续发展取得的成绩 | 第25-27页 |
·加快了农业高新技术成果的推广和转化 | 第25页 |
·促进了农业结构调整,提高了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 | 第25-26页 |
·提高了科技创新能力,催生出农业科技成果和产品 | 第26页 |
·通过农业经营体制和机制创新,园区收益增加 | 第26页 |
·提高了资源的利用效率,促进了生态环境的改善 | 第26页 |
·利用地方主导产业,带动和促进了地方经济的发展 | 第26-27页 |
·农业科技园区可持续发展存在的问题 | 第27-29页 |
·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问题 | 第27页 |
·资金投入问题 | 第27-28页 |
·科技投入问题 | 第28页 |
·政策问题 | 第28-29页 |
·人员素质问题 | 第29页 |
·农业科技园区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29-35页 |
·评价方法的选择—模糊层次分析法 | 第29-30页 |
·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 第30-31页 |
·数据来源 | 第31页 |
·影响农业科技园区可持续发展的因素分析 | 第31-35页 |
5 建立农业科技园区可持续发展长效机制的对策 | 第35-40页 |
·建立农业科技园区可持续发展的创新机制 | 第35-37页 |
·农业科技园区可持续发展的科技创新 | 第35页 |
·农业科技园区可持续发展的制度创新 | 第35页 |
·农业科技园区可持续发展的投融资创新 | 第35-36页 |
·农业科技园区可持续发展的创新网络 | 第36-37页 |
·建立农业科技园区可持续发展的产业化经营体系 | 第37页 |
·在农业科技园区内发展循环经济模式 | 第37-38页 |
·建立农业科技园区可持续发展的宏观管理机制 | 第38-40页 |
·做好农业科技园区可持续发展的总体规划 | 第38页 |
·加强监管,积极扶持 | 第38-39页 |
·健全农业科技园区的相关管理机构 | 第39页 |
·规范农业科技园区开发的立项审批和科学建设问题 | 第39-40页 |
6 结论 | 第40-41页 |
参考文献 | 第41-46页 |
附录 | 第46-49页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49-50页 |
作者简历 | 第50-51页 |
致谢 | 第51-52页 |
附录 | 第52-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