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嘉道年间黄河水患与河南地方社会
中文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绪论 | 第8-13页 |
(一) 课题意义 | 第8-9页 |
(二) 学术史回顾 | 第9-12页 |
(三) 史料利用 | 第12-13页 |
一、嘉道年间的河南黄河水患 | 第13-27页 |
(一) 清代之前河南黄河水患概览 | 第13-15页 |
(二) 清初至嘉道年间的河南黄河水患 | 第15-17页 |
(三) 嘉道年间河南黄河水患的特点 | 第17-20页 |
1. 频度高、程度重 | 第17-19页 |
2. 季节特征 | 第19页 |
3. 地域特征 | 第19-20页 |
(四) 嘉道年间河南黄河水患的成因 | 第20-27页 |
1. 自然因素 | 第20-22页 |
2. 社会因素 | 第22-27页 |
二、嘉道年间河南黄河水患的影响 | 第27-42页 |
(一) 城乡经济 | 第27-31页 |
1. 农村与农业经济 | 第27-29页 |
2. 城镇与商业经济 | 第29-31页 |
(二) 基层民生 | 第31-40页 |
1. 基层居民 | 第31-36页 |
2. 治河夫役 | 第36-38页 |
3. 河神信仰充斥的城乡社会 | 第38-40页 |
(三) 社会秩序 | 第40-42页 |
1. 滩地之争 | 第41页 |
2. 抗捐抢粮 | 第41-42页 |
3. 其他民乱 | 第42页 |
三、嘉道年间的社会应对机制及弊端 | 第42-65页 |
(一) 治理黄河 | 第42-52页 |
1. 官吏夫役的设置 | 第43-45页 |
2. 料物经费的筹备 | 第45-46页 |
3. 治河工程的开展 | 第46-52页 |
(二) 赈恤灾伤 | 第52-60页 |
1. 堪灾审户 | 第53页 |
2. 具体救治 | 第53-60页 |
(三) 民间救灾的兴起 | 第60-65页 |
结语 | 第65-68页 |
附录一:清顺治至道光朝黄河决溢情况统计表 | 第68-77页 |
附录二:河南省境内历代黄河变迁略图 | 第77-78页 |
附录三:嘉道年间东河总督一览表 | 第78-79页 |
参考文献 | 第79-84页 |